次年登基,設定百官,定都長安。
前秦歷五世共六帝含追封共八帝),享國四十四年,從349年苻洪自立稱王算起是四十六年。
苻洪在石虎去世後投降東晉,在後趙內訌時意圖奪下關中,但遭到麻秋的毒殺。
351年,苻健稱王,定都長安,後與東晉斷交。
東晉屢次派殷浩、桓溫討伐,苻健都成功抵禦,國勢漸固。
之後,苻生繼立,但卻淫殺無度,苻堅殺而代之。
苻堅推崇儒學,獎勵文教,知人善任。
由王猛等人輔政,得以集權中央,國勢大盛,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
前秦強盛後,苻堅有意一統天下,從而結束亂世。
370年,苻堅派王猛、鄧羌率軍滅亡前燕,攻取關東六州。
371年,滅亡仇池,俘虜楊纂,吐谷渾歸附前秦。
373年,攻佔巴蜀、漢中,邛、筰、夜郎皆歸附於秦。
376年,滅前涼,同年滅代。
之後,平定西域諸國,疆域成為五胡之最。
前秦注重教育建設,文教和禮樂均為十六國之最,並湧現出了各界大家,如王嘉、蘇通、劉祥、趙整、郭瑀、梁讜、梁熙、法和、蘇蕙、苻融、苻朗、王歡、釋道安、宣文君、僧伽提婆、樂尊和尚、曇摩難提等人。
前秦的漢化改革,有效緩解了民族隔閡,促進了文明延續與民族融合,併為後秦、北朝的漢化改革打下了基礎。
前秦之稱最早見於《十六國春秋》,後為別於其他以“秦”為國號政權,而襲用之。
南北朝時期,北魏宰相高閭等人認為前秦和北魏一脈相承,主張秦為火德,魏承秦為土德,故又稱為火秦。
雖然前秦十分強大,各方面都是十六國之最,但在淝水之戰慘敗之後,前秦隨即分崩離析,故排在第七。
………
第六位,晉朝司馬氏。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兩部分。
西晉265年—317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統一王朝,首都洛陽。
從晉武帝建國開始,傳四帝,國祚51年,與後來的東晉合稱晉朝。
西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
三國末期,司馬懿與司馬師、司馬昭二子都是曹魏權臣。
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權,改國號為晉,定都洛陽。
西晉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