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了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之後,北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
不久,武成帝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
高緯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了名將斛律光,因此國政混亂。
之後,北齊被南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
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流民及關東世族,因此其軍力比較強盛。
由於其源頭——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治者為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
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為富庶的。
北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
雖然北齊並非由高歡建立,但卻由高歡時期奠定了基礎,故排在第九。
說到北齊,老夫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北齊的前身——東魏!
東魏534年550年),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是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
歷時十七年,歷一帝。
北魏政權在魏末各族起義的打擊下搖搖欲墜,統治階級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權利爭奪。
之後,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權。
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於是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
高歡暫時擁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後以輩分錯亂為由,廢除了元亶的權力,改立元亶的世子——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東魏自此開始。
東魏依鮮卑和漢人的兵力立國,與西魏兩次大戰,一負一勝。
邙山之戰後三年,高歡病死,長子高澄繼續都督中外諸軍,總攬朝政。
兩年後,其被一個漢人俘奴暗殺。
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併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之手。
武定八年550),高歡次子高洋繼任其職,進封齊王。
魏孝靜帝以禪讓為名義退位,高洋稱皇帝,立齊國。
東魏建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
………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