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董襲心不甘,情不願地下令撤退。
在離開前,董襲還很有情面地給甘寧送去了一封書信,並告知了他這段時間荊州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就這樣,水師準備撤離了,兩萬人都動了起來。
然而和荊北軍團一樣,水師中大多數人也都是荊州人,他們不會走的。
尤其是馮習、張南本就是荊州人,不僅是二人的部下們不想走,就連黃蓋也不想走。
黃蓋不想走,倒不是因為他是荊州人,而是因為他覺得孫權作這個決定是錯誤的!
雖然荊州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黃蓋耳熟能詳,但他並不認為這時候非得放棄荊州。
畢竟荊州是荊州百姓的荊州,並非孫家的,更不是荊州四大家族的。
因此,黃蓋當即給孫權寫去了一封書信,懇求孫權能夠留下來。
董襲見黃蓋不願意走,當即一番勸說,黃蓋卻是不聽。
沒辦法,一個個的都是大爺,董襲只好獨自率部離開。
桂陽,南軍駐地。
自從周泰率部離開後,南軍這邊就剩了孫瑜、全琮兩部,共一萬人。
原本三人一起駐守在桂陽——這個荊州的南部邊境,一起防備交州陳霸先。
這兩年,陳霸先年年率軍北上,卻屢屢被三人所擋。
三人之中,周泰勇猛,孫瑜穩重,全琮有主見。
因此,在三人的防守下,陳霸先一直難以越雷池一步。
可好景不長,自從周泰走後,桂陽這邊便沒了主心骨。
雖然孫瑜本事不錯,全琮也歷練得十分出色了,但缺了周泰還是不行的。
這不,周泰部僅僅離開了一個多月,陳霸先在聽到風聲後就率軍北上了。
此時,桂陽城正經受著五萬交州軍的圍攻,城池正被三面包圍。
從西陵來的信使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入了城,然後把孫權的書信給送到了孫瑜的手上。
此時,為了應對交州軍的進攻,孫瑜、全琮正忙得焦頭爛額。
得空之後,孫瑜原以為西陵那邊要派援軍來了。結果開啟書信一看,孫瑜不禁氣得夠嗆!
“什麼玩意?仲謀……不,主公居然命我等撤回到江東?”
孫瑜看著書信,隨即瞪大了眼睛,然後一臉地難以置信。
全琮聞言,一把從孫瑜手裡搶過書信,隨即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仲異兄,荊州全境已經獨立,四大家族準備和幕府分庭抗禮,吳侯他也是無奈為之!”全琮在看過書信之後說道。
“獨立個毛線?我等就在桂陽,陳太守跟著一起鬧獨立?此事我等怎麼不知道?”孫瑜一臉不爽地問道。
桂陽太守正是陳震,由周瑜親自任命的太守,並非荊州四大家族出身。
之前荊州境內風傳,說各郡已經響應龐統的號召,準備獨立。
可現在陳震和孫瑜、全琮正一起在桂陽城中,如果陳震跟著四大家族一起鬧獨立了,二人咋會不知道?
“此事確實疑點重重,我家父親大人正是岳陽太守,在這個節骨眼上,我父親也絕不會跟從四大家族一起鬧獨立的!仲異兄,要不你給吳侯寫封書信,說明此事,再求他派援軍來?”全琮當即說道。
“好!”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