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自出道以來,歷經三戰,三戰全勝。
第一戰便是赤壁之戰,陳慶、吳才率白袍軍奉命救援武昌,這一戰的對手正是黃忠。
彼時,武昌城剛剛被黃忠率部攻破城門,局勢萬分危急。
關鍵時刻,陳慶、吳才兵分兩路,力挽狂瀾。
先後擊敗黃忠麾下的兩支偏師,順利進入武昌,並與黃忠本部激戰。
戰鬥中,陳慶、吳才配合緊密,最後竟然硬生生從黃忠手裡奪回了武昌。
這一戰,白袍軍揚名東南,自從成為江東軍中的精銳之師。
第二戰,孫策將計就計,誘使曹仁、羊侃率軍南下進攻江夏。
彼時,曹軍、荊州軍全都對江東軍的計劃矇在鼓裡,結果孫策派遣白袍軍北上,偷襲曹軍後路。
吳才率白袍騎兵對戰羊侃麾下的親衛鐵騎,後北上匯合陳慶,二人裡應外合拿下宛城。
這一戰,白袍軍威震中原,一度威脅到了許都。
為了防止白袍軍偷襲許都,遠在河北的曹操無奈只能率主力南下,最終迫使河北大戰提前結束。
第三戰,陳慶、吳才率白袍軍偷襲臨涇,一舉切斷了高平城中叔孫建所部秦軍的退路。
最後,白袍軍幫助主力大軍,一舉拿下了堅城——高平。
這三戰皆是陳慶、吳才相互配合,因此方能屢次成就大功,建立汗馬功勞。
後來,吳才奉命率騎兵前往漢陽,秘密保護魏延、丁奉大軍。
自此,陳慶獨自率軍駐守臨涇,獨領一軍。
而這一戰,是陳慶生平的第四戰,也是陳慶獨自領兵的第一戰。
對手是由大秦國十二大將軍之一——賀拔嶽率領的一支秦軍萬人隊,戰力強大,且人數眾多。
陳慶麾下卻只有七千騎馬步兵,且馬匹又差又少,雙方實力懸殊。
自從臨涇出發以後,陳慶一路率軍北上,一直奔襲了十里地
結果就在中途,陳慶遠遠看見了一萬秦軍鐵騎的到來,雙方狹路相逢。
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猝不及防之下,局勢對白袍軍十分不利。
然而此時,對於白袍軍來說,卻也有兩個優勢。
一是風雪交加,白袍軍卻是一襲白色,這是很好的隱藏。
一直到雙方相距五百步的時候,秦軍尚且都沒有覺察到白袍軍的到來,居然一點準備都沒有!
對於陳慶來說,此時戰機已現,是一個突襲的好機會!
於是,陳慶下令讓軍中的投矛手、弓箭手作好準備。
等到雙方越發靠近,陳慶一聲令下,瞬間投矛、弓箭飛出。
人借馬勢,馬借風勢,第一波投矛、弓箭就打得秦軍前排人仰馬翻。
而第二波投矛、弓箭轉瞬即至,秦軍前排再次成排成排地倒下,直到此刻秦軍才發現了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
雙方誰都沒有停下,一直衝鋒,直到雙方撞在了一起。
由於白袍軍的突然出現,秦軍甚至連騎射技能都沒有展現出來,直接就和白袍軍短兵相接了。
一陣熱血沸騰,一聲聲骨骼碎裂,戰馬的悲鳴。
雙方很快就混戰在了一起,殺得難解難分,甚至無法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