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禁閉上了雙眼,自從我來到這個世界以後,已經是第四次遇上這類危機了。
第一次是淮南之戰前夕,彼時曹操、黃祖在側,能不能翻身是我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好在那時候,我方謀劃充足,又解決了軍隊不足的問題,最後得以開疆拓土。
第二次是第二次江夏大戰前夕,彼時我軍陸師主力還在南岸,北岸兵力不足卻面臨著數十萬敵軍犯境的危機。
最後我一人力挽狂瀾,又與周瑜分工明確,眾志成城才解決了危機。
最後不僅成功抵禦了劉裕大軍的入侵,還成功挫敗了劉裕的陰謀,甚至一舉奠定了奪取荊州的基礎。
第三次是山越反叛的前夕,彼時的江東同樣兵力不足,山越人卻是聲勢浩大。
危機之中,又是我力挽狂瀾,很快就想到了對策。
最後,我軍不僅是速平山越反叛,還藉此機會練出了數萬精銳之師。
這一次乃是我來到這個世界後所遇到的第四次危機,然而這一次的危機不比從前,這一次真的是命懸一線。
最壞的結果,不僅是二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甚至連我本人的安危也無法得到保證了。
而這次的危機來源於三個地方:
一是曹操不按套路出牌,居然提前撤退,並且斷了我軍的糧道和後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是極端的天氣,嚴寒,導致我軍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了。
三是隨時可能到來的秦軍,且都是騎兵,來去如風。
眾人見我不說話,也都一個個遢拉著腦袋,顯得垂頭喪氣地。
我埋頭思索著,畢竟手下的智囊們都不在此處,要想破解此次的危機就只能靠我自己了。
而我今天之所以如此失態,主要是我在前期就已經做好了與秦軍一戰的所有準備,併為此機關算盡。
結果呢?老天不幫我,反而一次次地對我造成了打擊。
眼下其實就是兩個問題,一是打的話怎麼增加勝算,二是不打的話又該怎麼辦?
周瑜已經帶著大軍、馬家軍、四州聯軍在趕過來了,與主力匯合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問題不大。
若是不打的話,那就只能堅守,或者撤退了。
但要是選擇撤退的話,那麼作為偏師的吳才、魏延、丁奉這一路就成了大問題,搞不好就得全軍覆沒。
甚至我軍一退,等到秦軍來了就必然要追擊,那我軍就真的要完犢子了!
何況,我軍要撤退,那目的地自然就是長安。
可從臨涇到長安,一路上必然要經過右扶風,也就是如今曹軍的駐地。
曹操絕不會放我軍輕易撤退的,這是我軍全軍的共識,因此我軍根本沒有退路了。
那剩下的就只有戰或者守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