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攸想來,問題的關鍵在於三個地方:
一是曹操到底打不打算對聯軍動手?或者說有沒有針對他們的意思?
這一點荀攸不確定,只知道曹操想要對付江東軍久矣,並且是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的。
二是曹操對於麾下各州刺史的態度,曹操有沒有想要一起幹掉四州軍隊的想法存在?這一點荀攸還不得而知。
三是曹操這麼做的出發點是什麼?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呢?還是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呢?
荀攸不禁陷入了沉思,現如今的天下風雨飄搖,大漢眼看著已經不行了。
但在荀攸的心裡漢室大於一切,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投身到曹操的麾下。
大漢作為明面上天下的共主,如今秦漢相爭,大秦才是頭號敵手才對。
這是荀攸認為的,但曹操呢?他是怎麼想的。
不管是江東軍也好,還是劉裕的漢中軍,亦或者是其他各州的軍隊也罷。
如今他們都是大漢的軍隊,和曹軍一樣,都是要攜手對付大秦的。
結果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曹操打算退兵,然後留下諸侯聯軍與秦軍血拼。
對於這種事情,雖然在荀攸心裡多少有些無法接受,但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畢竟作為曹操的臣子,荀攸還是想要幫著曹操一起掃平天下的,關鍵是以後曹操是否願意還政於漢室的問題!
因此,在想明白一切的關鍵之後,荀攸毫不猶豫地就打算幫助曹操了。
問題是各州的軍隊呢?尤其是兗州、豫州、徐州的軍隊,他們表面上也是屬於曹軍啊!
荀攸左思右想,左右為難,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並不準備告知蕭摩柯了。
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其去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走一步看一步呢!
最終,荀攸還是選擇了一聲長嘆,然後告辭離去。
只留下蕭摩柯一人,不知道荀攸為何嘆氣,就默默地看著他離去。
………
就這樣又過了五天,夏侯惇、賈詡等人終於帶著大軍趕來了,一起的還有許褚率領的虎衛軍。
“主公!!!”
甫一見到曹操,許褚就激動得難以自抑,立馬就施禮參拜。
畢竟許褚對於曹操那是真忠心,可以說是對曹操最忠心的人了,要不然也不會給曹操當保鏢。
“仲康、元讓、秒才、子廉!”
看到這四個最親近的人來了,曹操也很高興,當即上去迎接。
不遠處的荀攸看在眼裡,對曹操的表現也記在心裡,但卻不動聲色。
文有賈詡、荀攸,武有夏侯惇、夏侯淵、曹洪、蕭摩柯、羊侃、徐晃、樂進、張合、高覽、蘭欽、王思政、許褚。
文臣武將濟濟一堂,唯獨少了郭嘉、張繡不在此處。
等到一眾將領全都寒暄完,時候也不早了,曹操卻沒有下令立即開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