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府兵的傷亡不過兩百餘人,這是爾朱天光帶著騎兵在突破謝石本部時候造成的,後面北府兵幾乎沒有傷亡。
雖然兩萬打一千多讓人不齒,但爾朱天光所部甚至一個也沒有逃脫,謝石取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之後,謝石帶著得勝之師返回了富平,然後繼續等待其他方面的訊息。
與此同時,爾朱榮還不知道爾朱天光已經嗝屁的訊息,他正和爾朱兆帶著兩萬騎在馳援西邊戰場。
在那裡,三萬秦軍已經與三萬豫州軍、青州軍對峙快一個月了,秦軍已經不耐煩了。
聯軍主帥——謝石讓後軍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作為後軍主將的蕭道成也不想和秦軍硬碰硬,因此,謝石的決定正中蕭道成下懷。
但此時的蕭道成並不知道爾朱榮即將帶著兩萬騎兵到來,他還在和秦軍對峙,並憧憬著未來。
另一邊,桓衝率領的三萬徐州軍,作為十萬聯軍的前軍。
這一路上,城池都是他們打下的,因此他們所立的戰功也最多。
眼下,整個北地郡從西往東,就只差最後一座城池了。
只要把這座城池打下來,桓衝就會率軍返回富平,然後與謝石的兗州軍匯合。
然而,這座城池卻是塊難啃的骨頭,徐州軍已經進攻了半個月,但都沒有打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桓衝得到了謝石那邊,讓他們撤退的命令。
倘若他們服從命令,那就意味著前面半個月的努力都白費了,死傷的將士也白犧牲了。
戰功是他們徐州軍的,傷亡也是他們徐州軍的,那謝石的命令聽不聽也無所謂了。
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在戰略上,謝石聽從孫策的調遣,帶領聯軍切斷了北地郡南北的聯絡。
同時,桓衝也聽從謝石的命令,一路打了過來。
現在,謝石又要他們撤退,卻沒有任何的解釋,這讓桓衝如何能夠接受?
桓衝328年~384年),字幼子,東晉時期名將,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宣城內史桓彝第五子,大司馬桓溫之弟,桓楚武悼帝桓玄之叔。
在歷史上桓溫死後,桓衝忠於晉室,雖然桓氏與陳郡謝氏有所衝突,但桓衝仍以國家為重,然後犧牲宗族利益,將原本桓溫時取得的揚州刺史職位讓給謝安,自願出鎮外地。
後來,桓衝與謝氏於東西兩邊協力防禦前秦的進攻,助東晉於淝水之戰中獲勝。
太元九年384年),桓衝逝世,享年57歲。
在歷史上,桓衝與謝安家族關係友好,在淝水之戰中親密無間,相互配合。
但這一世,桓衝受到了桓溫的影響,同樣成了對曹操的死忠。
如今,謝石的兗州軍聽從孫策,桓衝的徐州軍卻聽從曹操,因此處處都要對著幹!
之前,謝石的命令有利於徐州軍,因此桓衝願意聽從。
但現在,謝石的命令無益於徐州軍,因此桓沖決定開始和謝石對著幹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