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道路被諸侯聯軍切斷,則雙方必有一戰,甚至爾朱軍的後路也會被江東軍切斷,然後陷入到被兩面夾擊的困境。
第二、在糧盡前攻下蕭關全境,但終將糧草耗盡,然後或退兵或等待援軍抵達。
對於爾朱軍來說,如今的情況十分糟糕,無論選擇何種出路都沒有萬全之策。
進,則有江東軍,馬家軍,尚且佔據著半座蕭關。
退,則有十萬諸侯聯軍切斷了退路,倘若進攻,又將陷入兩面夾擊的境地。
因此,在如此局勢下,爾朱榮不得不選擇出奇謀,甚至是分兵的策略。
如今,爾朱榮手中尚有兩萬騎兵,一萬五千精銳步兵以及八千民夫。
倘若想要險中求勝的話,爾朱榮有且只有一條退路,那就是分兵!
由爾朱榮帶著兩萬騎兵離開,然後先一步佔據幾座城池,以此保障退路。
然後留下兩萬三千步兵、民夫,繼續駐守蕭關,然後等待援軍抵達。
但在分兵之前,爾朱榮絕不能讓步兵和民夫知曉這一切,以免亂了軍心。
一方面是爾朱軍的糧草即將告竭;
二是這些步兵都是降卒,民夫都是漢人,倘若被他們知道爾朱榮將要帶著騎兵離開的話,蕭關必將失守!
甚至倘若是被江東軍知曉的話,他們會不會主動進攻都是一個問題,因此爾朱榮還得再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與此同時,周瑜率領的江東軍、馬家軍正在等待著整個戰局發生變故,然後以此為契機收復蕭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周瑜看來,爾朱大軍的實力依舊強大,因此在沒有完全的把握之前,他都不會下令主動進攻。
此時的周瑜還不知道十萬諸侯聯軍已經進入北地的訊息,由於情報的原因,也間接影響到了周瑜的判斷。
倘若周瑜能夠知曉一切的話,恐怕爾朱軍絕無全身而退的可能,更無佔據蕭關的可能。
但就是周瑜不知道,因此北地郡的戰局才有了無限的可能,甚至會有三種可能的發展。
第一、諸侯軍成功切斷北地南北,然後朱爾軍被兩面夾擊,然後全軍覆沒。
之後,江東軍、馬家軍、諸侯軍匯合,並與爾朱家的援軍、賀拔嶽的援軍進行決戰。
第二、諸侯軍沒能成功切斷北地南北,爾朱家的援軍、賀拔嶽的援軍成功抵達蕭關,與朱爾大軍在蕭關成功匯合。
屆時,三方軍隊匯合便會以泰山壓頂之勢進攻江東軍和馬家軍,然後全據蕭關。
倘若周瑜、馬超的軍隊被消滅,蕭關被爾朱軍佔據,則萬事休矣!
甚至連十萬諸侯軍都將會被困死在北地境內,然後有被全殲的危險。
第三、為了支援蕭關,爾朱榮又為了保障退路,三方軍隊圍攻諸侯軍。
再由江東軍收復蕭關,然後對諸侯軍發起支援,四路人馬展開混戰。
無論何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唯獨主動權其實正在爾朱榮手中,局勢將會如何發展就要看爾朱榮如何用兵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