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幷州早晚易主,也早晚生亂。
這也是為何曹操會釋放五萬降卒的原因了,幷州無兵可用,在俘虜們被放回後必定就會引起他們內部的爭奪!
倘若劉聰還算強勢,就必定會把降卒分給那些讓他放心的將領,但這樣必定會引起其他將領的不滿。
倘若劉聰打算一碗水端平,讓一眾大將平分了這些降卒,那一眾大將也就有了兵權,然後也就有了內鬥的實力。
又倘若幷州內部暫時團結也不要緊,曹操也正愁沒有人去對付河套的赫連勃勃,而幷州軍就是最佳人選!
總之,在曹操看來,他的這番操作絕對是一本萬利,一箭三雕!
甚至河東也不過是空頭支票罷了,但劉聰卻必定會認為那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併為了得到河東也必定會賣力地攻打赫連勃勃!
而曹操如此操作,河東就等於不用派兵駐守了,在那邊的張遼軍就足以鎮守整個河北。
只要張遼守在河內,同時還能兼顧到河東、魏郡,並如同屏障一樣保證司州的安全。
更何況,按照如今的局勢來判斷,天下諸侯幾乎都成為了曹操的盟友。
尤其是河北的三家,對曹操來說,暫時都已經失去了威脅,曹操便可以從容地隨時調動河北的軍隊過來了。
河北大戰結束之後,曹操在河北留下了關羽的河東軍團六千虎豹騎,加薛安都兩萬步兵)、張飛軍團的三萬步兵,以及駐守在河內、河東、洛陽的一萬五千張遼軍。
這些是曹操在河北的所有軍事力量,此外,還有被曹操視為“十萬雄兵”的韋孝寬。
韋孝寬僅憑一張利嘴就為曹操“平”了河北,因此,曹操認為只要有韋孝寬在,到時候再留下少量駐軍就足以保住鄴城的安危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有張遼守在河內,也堵住了幷州軍可能“反水”後,進一步南下的通道。
如此一來,曹操在河北也就有了穩固的防線,並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大後方。
至於中原地區,曹操在南陽也留下了于禁的兩萬人,作為曹仁之後新的南部屏障。
兗州、豫州、徐州,則有三位刺史負責,對曹操來說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曹操也相信,在一番敲山震虎之後,三位刺史的心裡也不可能再有什麼小九九了。
畢竟他的軍事實力有目共睹,加上長安、南陽、河北三處,曹操依舊有著近二十萬大軍。
曹軍主力又皆是百戰精兵,戰力依舊強大,足以讓曹操在天下具有相當程度的話語權。
而三位刺史也確實不敢違背曹操的意志,更不敢口服心不服,而是十分老實地派出了軍隊前往長安。
同時,徐庶的到來也讓曹操瞭解到了曹仁之死的真相,然後便以徐庶老母為質,將徐庶留了下來。
之後,曹操就開始了他的計劃,並對此展開了一系列佈置,就等著江東軍的到來。
注:天下布武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織田信長提出的政治理論。
從字面上解釋,天下布武為“於天之下,遍佈武力”。天下布武,通常被解釋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但最新的解釋則成了“以武家的政權來支配天下”居多。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