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做好了三手準備,軍隊已經準備好了,除了一萬五千大軍分別駐守在陳郡、梁郡、魯郡之外,在譙縣城外還有三萬五千大軍。
其中,有一萬五千人是駐守譙縣的軍隊,由王僧辯統帥,另外兩萬人則是由蕭道成、陳顯達統帥的機動部隊。
倘若曹孫結盟,組建聯軍,蕭衍到時候就會派遣蕭道成、陳顯達統兵,前往加入聯軍。
倘若曹孫開戰,這兩萬大軍便是他的籌碼,到時候就可以待價而沽。
倘若曹孫結盟,孫策卻又不出兵加入聯軍的話,蕭衍可能就會以防備江東為由不出兵了!
總之,在作了三手準備之後,蕭衍就此高枕無憂。
結果,僅僅三個月之後,曹操便帶著大部隊途徑汝南,還派人來催促蕭衍前往。
蕭衍大急,此時的曹操已經在南陽境內佈下了十萬大軍,也不知道和孫策之間是戰是合。
局勢的發展脫離了蕭衍的掌握,也讓他開始手足無措起來,蕭衍無奈,只得帶著親信大將——王僧辯一起前往。
漢中,南鄭。
這裡是漢中的治所,也是如今劉裕的大本營,更是劉裕的臨時治所所在。
早在劉裕打下漢中之後,武都、涼州的戰事,就引起了劉裕的高度關注。
在劉裕看來,既然打不過孫策,那就只能往西部謀求發展。
到時候不管是北上打雍涼,還是南下打益州,武都都必須攻下來!
但是如今的劉裕太弱小了,在放棄掉南郡之後,劉裕手裡不過只有一郡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劉裕將漢中分為了漢中、上庸兩個郡,但本身的土地、人口並沒有增加,因此依舊十分地弱小。
對於此時的劉裕來說,佔據整個涼州、羌地、河套的大秦國無疑是一個龐然大物,是他劉裕惹不起的存在。
但有什麼辦法呢?惹不起也得惹!不然他以後咋混呢?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關中鍾繇那邊立馬就有了動靜,皇甫酈帶著八千人進駐了散關。
劉裕意識到這是個絕佳的機會,鍾繇一介文官都動了,那鍾繇背後的曹老闆也必然會有所行動!
隨後,劉裕便調集七萬大軍前往散關以南駐守,以為屏障。
後來,劉裕又聽說了曹孫結盟的訊息,雖然讓劉裕大吃了一驚,但眼下畢竟是大秦國的威脅更大。
於是,劉裕立馬派遣徐庶作為使者,透過散關、陳倉,然後前往長安。
劉裕認為,只有依靠曹操的力量,才有可能解決眼下的困境!
曹操若想拖住孫策的發展,那他劉裕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劉裕認為曹操必定會幫助他!
結果還真讓劉裕賭對了,並且猜到曹操的心裡去了,曹操就是存了留他在南方拖住孫策發展的目的。
至此,徐庶留在了長安,劉裕則成為了曹操的西南屏障,為曹操抵擋大秦的南路軍。
當然了,只要聯軍能夠取勝,在此次事件之後,曹操也會幫助劉裕拿下益州作為根基。
然而劉裕依舊還是算漏了一點,那就是他不過是曹操眼中的棋子,他的存在也註定就是要和孫策鷸蚌相爭。
但如今的劉裕並沒有意識到,反而認為是弱小的自己在這片亂之中,採取的合縱連橫策略!
注: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是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
公孫衍和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公孫衍首先發起,由蘇秦遊說六國推動六國最終完成聯合抗秦。
秦在西方,六國在東方,因此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
與合縱相對的,秦國自西向東與各諸侯結交,自西向東為橫向,故稱“連橫”。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