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西部鮮卑在十年前的河套大戰中乃是失敗者,是一支喪家之犬。
雖然在宇文泰的領導下,這些西部鮮卑又重新強大了起來,但他們底氣不足啊!
為了贏得與韓遂之間的爭霸戰爭,為了贏得生存權,為了贏得涼州北部的控制權。
宇文泰想出了很多的辦法,他嘗試了藉助治下漢人的力量,結果失敗了。
最後,宇文泰把目光對準了韓遂軍隊中的異族,這不是他們天然的友軍嗎?
於是,宇文泰暗中派了許多人前往韓遂控制的州郡,最後成功混進了韓遂的軍隊中。
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搞暗殺,或者搞破壞,他們的目的乃是為了接近他們的那些同胞!
不錯,如今在宇文泰的眼中,除了漢人以外都是他的同胞。
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宇文泰已經產生了要團結所有的異族,與漢人進行鬥爭的想法。
韓遂對此卻是一無所知,他根本看不起西部鮮卑,因此有些目空一切起來。
他放鬆了對麾下軍隊的掌控,只是在不停地積蓄實力,為接下來的大戰做足準備。
韓遂有十萬大軍,而西部鮮卑只有五萬軍隊,韓遂認為自己必勝無疑!
另一邊,羌氐聯盟和馬騰也在積極備戰,雙方都在不停地招兵買馬。
羌氐聯盟和西部鮮卑相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們的軍隊中以步兵為主。
雖然羌氐同族,但不同的是羌族是馬背上的民族,氐族卻是農耕民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羌氐的軍隊中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西部鮮卑的軍隊卻大多是騎兵。
馬騰的軍隊則和韓遂的軍隊差不多,基本上一半是騎兵,一半是步兵。
馬騰、韓遂都有著十萬大軍,其中有五萬騎兵,五萬步兵。
西部鮮卑的軍隊卻是一支全騎兵,五萬清一色的騎兵,並且大部分都是鮮卑健兒。
羌氐聯盟的軍隊卻是以步兵為主,大約為六萬,騎兵只有兩萬。
其中,步兵又以氐人為主,騎兵則由羌人為主。
但從人數上來看,羌氐聯盟有八萬,治下又多是山地。
馬騰的治下卻都是平原,騎兵在平原上有利,在山地卻是不利。
因此,雖然馬騰的軍隊人數更多,但在地利上,若是主動進攻的話並不佔據優勢。
反而是涼州北部,幾乎都是沙漠、戈壁,或者是山地。
不管是韓遂的治下,還是西部鮮卑的治下,雙方的地形都差不多。
何況韓遂的軍隊人數更多,達到了西部鮮卑的兩倍,因此涼州北部的戰事最先爆發。
注:韓遂?-215年),原名韓約,字文約,涼州金城郡人。東漢末年軍閥、將領,漢末群雄之一。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於是,以誅殺宦官為名,舉兵十萬叛亂。先後與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抗衡,引起天下騷動。後接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
韓遂曾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後來二人關係破裂。袁紹、曹操相爭之際,馬騰、韓遂被鍾繇說服,依附於曹操。
建安十六年211年),關西諸侯共同推舉韓遂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兵敗於渭南。韓遂逃奔涼州,後又為夏侯淵所敗,不久後被殺,享年七十餘歲。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