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們也跟著熱血沸騰起來,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馬飛到西涼去和異族大戰一場。
“此戰過後,關中、西涼必定生靈塗炭!”魯肅悠悠地嘆息道。
“子敬,到時候你便留在後方吧!”我微笑著說道。
魯肅只是拱手,卻沒有說話,看得出來他還是不同意出兵北上!
在另一個時空,魯肅便是一個和平主義者,雖然他也擔任過大都督,但卻沒有帶兵打過任何一場仗。
當時,“聯劉抗曹”便是由魯肅提出的,因此在魯肅的心裡更多了一份仁心。
相比之下,周瑜卻是個好戰份子,赤壁之戰前夕,周瑜便是堅定不移地主戰派。
赤壁之戰後,又是周瑜親率大軍打下了江陵,甚至在臨死前,周瑜還在計劃著要攻打益州。
周瑜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打仗,又或者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而王猛、陸遜、陳慶又不同於二人,王猛、陸遜不打必敗的仗,不打沒把握的仗;陳慶卻喜歡以少勝多,打雙方實力懸殊的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麾下的五大智囊各有不同,但卻都是善用兵者,甚至都有名將之資。
唯獨魯肅就是個純謀士,雖然也能帶兵,但卻不太適合帶兵打仗。
因此,此次北上,魯肅被我留了下來,其他四人則一起帶上。
除此以外,從各軍團抽調的軍隊也都是強兵,抽調的將領也都是強將。
太史慈、鄧羌、鄧艾、魏延、黃忠、蕫襲都是猛將,最差也都是宗師初期境界的實力。
剩下的吳才、沈慶、廖化、宋謙、賈華也都是不錯的將才,或者是新人。
再加上週瑜、王猛、陸遜、陳慶四人,配上多達八萬的戰兵,十數萬輔兵,我這個遠征軍團的戰鬥力已經堪稱天花板級別。
但這次的對手實力也強,大秦國那邊,乃是歷史上十六國時期的一夏三涼三秦和北周的幾乎全部陣容。
諸侯聯軍這邊,乃是孫吳、曹魏、東晉、南齊、南梁,甚至包括劉宋、二趙、冉魏、北齊的全部陣容。
三方之中,竟有多達十七八個政權的勢力,二十多位當過皇帝的人。
此次大戰也必將被載入史冊,最後的勝利者也必將書寫新的歷史,創造一段讓人稱頌的史詩故事!
注: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
其中,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
“十六國”之稱源出於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併成、夏為十六。”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