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曹操與我方結盟的目的,依舊是以軍事為主。
而我方與曹操結盟的目的,則是建立在休養生息這一大政上的,是為了和平。
結盟前夕,王猛與張昭、魯肅的意見相左。一方認為應當結盟,然後加入聯軍,出兵北上;一方則認為應當結盟,然後趁機休養生息。
結果在周瑜的到來後,堅定了我方加入聯軍,出兵北上的決心。
出兵北上,千里之遙,最大的問題是後勤運輸。結果這一問題被我完美地解決了,出兵要運糧,結盟後也要運糧。
這樣一來,出不出兵問題都不大了,反倒是出兵北上帶來的好處更多。
一方面,可以在我和曹操的協議中,在戰後能夠得到一半的戰利品——也就是戰馬。
一方面,可以透過加入聯軍,讓我收穫一部分北地的民心,為我日後的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出兵北上還能鞏固我和曹操之間的結盟,為我方帶來更長久的利益。
原本我和曹操之間水火不容,淮南戰役消滅曹軍三萬,樊城之戰消滅曹操三萬。
兩場戰役,總計消滅曹軍六萬,曹操在南部的防線因此支離破碎。
那時候,我方和曹操之間的一場大規模衝突已經不可避免,結果一場雪災又給雙方帶來了和平。
結盟前,曹操答應了王猛要放回他的家眷,作為回報我也放回了兩夏侯和兩千俘虜。
之後,曹操又用絕影馬、倚天劍換回了羊侃、史阿,又用承諾的戰馬換回了一萬俘虜。
至此,雙方兩清,結盟也得以進一步的開展下去。
隨後,雙方將盟約簽署完畢,我和曹操也因此握手言和。
兩軍將士見狀,都在振臂高呼,一起慶祝著雙方之間和平的到來。
“丞相萬歲!”
“大將軍萬歲!”
“大漢萬歲!”
口號聲不絕於耳,久久迴盪在眾人的耳邊,唯獨聽不見“天子萬歲”的口號聲。
漢室的大權旁落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再也沒人把天子當回事了,雙方治下的百姓只知道是丞相和大將軍為他們帶來了和平。
但大秦國的威脅也依舊懸在眾人的心頭,因此組建聯軍一事也被提上了日程,也是曹孫結盟後將進行的下一步議題。
何時組成聯軍?
何時出兵北上?
以何處作為聯軍的大本營?
總兵力為多少?
何人擔任盟主?
何人擔任聯軍主帥?
注:貿易權是指貨物貿易方面進出口的權利,不包括國內市場的分銷權。
貿易又分為內銷和外銷,但這裡的貿易權專指外銷,是我方和曹操之間開展貿易往來的權利。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