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王猛應諾道。
“主公,咱們和曹操正式結為盟友之後,是否就要出兵北上,然後前往關中了?”
作為荊北軍團的主將,太史慈最關心的還是戰事,所以如此問道。
“不錯,不過眼下已經到了冬季,恐怕也不會立即出兵,怎麼也得等到開春之後,亦或者是春耕之後!”我回答道。
“主公,既然時間充裕,咱們眼下還是該想想應當提出哪些條件!以在下之見,曹操索要了南陽,不如咱們也索要廣陵!如此一來,我方便可以和曹操以淮水為界,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參與了淮南戰役的韓當,深知廣陵的重要性,於是說道。
“公瑾、景略、子敬,你們怎麼看?”我問向三位智囊。
“我沒意見!”周瑜回答。
“肅也沒意見!”魯肅回答。
“在下也沒意見!”王猛回答。
“好,景略,回頭你將此項條件一起寫上!”我說道。
“喏!”
韓當見我們對他的提議一致透過了,顯得很高興,便繼續苦思冥想起來。
“主公,以遜之見,咱們要提出的條件,應當以壯大自身實力為主,而與戰事無關!咱們已經和曹操約定了長期的同盟關係,短期內便不再需要擔心與曹操之間會發生戰事。而我方除了需要出兵北上之外,治下二州則需要為大軍提供糧草,所以不能影響到休養生息之策!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像淮南之戰後那樣,向曹操討要些表狀,或者一些權利,又或者官位呢?”陸遜提出了他的想法。
得了陸遜的啟發,我不由得眼前一亮,只覺得有了方向。
其他人也是如此,不禁恍然大悟,開始往這個方向進行思考。
任何條件,無非是建立在軍事、政治、經濟,這三個方面。
而接下來,我方唯一的戰事便是加入聯軍,然後北上西涼討伐異族。糧草從調集,再運輸到前線,千里之遙需要民夫無數,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何況這一戰要打多久?打到何時?又要打到何處呢?
許久之後,眾人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而我的心裡也已經有了答案。
我對眾人的表現感到欣慰不已,不管他們將要提出的意見如何,至少大家都在為荊揚二州考慮。
眾人都沒有私心,而是有著一顆為集體考慮的公心,無論如何這都是值得讚揚的一件事。
注:盟約,便是結盟時所擬定的誓約或條款、協議。
周禮·秋官·大司寇》:“凡邦之大盟約,涖其盟書而登之於天府。”
西漢·司馬遷《史記·黥布列傳》:“夫楚兵雖強,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盟約而殺義帝也。”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漢之與吳,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