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的遠端攻擊連綿不絕,甚至不知道持續了多久。也許是最後石彈和箭矢用盡了,也可能是敵軍將領覺得差不多了,這才停了下來。
潮水般的敵軍再一次發起了攻擊。
這一次,守軍僅僅依靠著人肉檑木,已經擋不住敵軍這兇猛的勢頭了,敵軍一個接著一個地登上城頭。
陳武大吼一聲,舉槍迎敵,身邊的廬江上甲跟隨。其他的守軍也放棄了阻擊,抽出刀槍,準備作最後的拼搏。
守軍不管是體力,還是精神面貌,都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的決心。
他們在城頭與敵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
可惜的是,螳臂當車就是形容此時的他們。
敵軍源源不斷,在沒有阻擊之後,紛紛登上了城頭,並且擠佔了屬於守軍的空間。
守軍逐漸陷入到包圍之中。
西城還剩下大約一千五百人,以陳武、陳六為核心,卻被堵在了中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二人帶著僅存的將士邊打邊撤,他們準備下了城牆,與敵軍繼續展開巷戰。
南城,此時的吳五所部也已經不輕鬆了。
那些劉磐的嫡系,戰鬥力果然不簡單,不管是精神面貌,還是戰鬥力,都遠超文聘的降卒。
就在另一邊的二陳率部退守城內的時候,南城也已經被敵軍攻佔,吳五也只能帶著殘部開始退往城內。
這是一條由鮮血澆築的道路,三將帶著殘部每退一步,都要倒下幾名雙方計程車卒。
直至退到了城中的兩條主幹道上,兩邊的守軍加起來也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眼看著已經沒有了生路,但是城中央的倉庫裡還屯放著近十萬石糧食,要是被敵軍奪走了可就糟了。
於是,陳武連忙派身邊計程車卒前去燒燬。
戰鬥還在繼續。
隨著進入了狹窄的街巷,對於人數處在劣勢的守軍來說,反倒有了些許優勢。
敵軍的人數優勢遭到了遏制,一次性只能投入十幾二十人與守軍接戰。但是擋在他們前面的,都是真正的廬江上甲。
殘存的廬江上甲,現在就如同斯巴達勇士一般,一手舉盾,一手持矛,奮力地捅刺著,敵軍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王鎮惡大急,作為入城之後大軍的主將,他連忙派人去通知弓箭手前來支援,並且分兵,企圖從四個方向包圍殘存的守軍。
入城的敵軍已經達到了一萬人,他們透過雲梯爬上城牆,然後再下來,不斷加入到圍殲守軍的隊伍中。又有大約兩千人,兵分兩路,從東邊和北邊的巷子裡進入,企圖迂迴到守軍的後方將他們包圍。
陳武派去計程車卒已經抵達倉庫,正開始放火。
四月末的天氣,已經很熱了,糧草又是那麼的乾燥,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然後蔓延開來。
一時間,城中火光沖天。
此時,婦女們正躲在家中,瑟瑟發抖,她們已經完成了屬於她們的任務。
城中央沖天的大火,彷彿是守軍背火一戰的訊號,再一次激發起他們的鬥志,同時也擋住了敵軍迂迴部隊的步伐。
另一邊,吳五與他的部下一起,已經全軍覆沒,與他們一起倒下的有將近五百名敵軍。
敵軍的弓箭手被調來了,在主將王鎮惡的命令下,開始朝守軍放箭,一波接著一波,守軍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很快,弓箭手就射光了箭矢,停止了射擊。敵軍步兵們嘶吼一聲,向著殘存的守軍撲去。
陳六不幸被射死了。
陳武的身上也中了兩箭,望著身邊僅剩的幾名同伴,他已經感覺不到悲傷,同樣嘶吼一聲,然後向著迎面而來的敵軍衝了上去。
注:王鎮惡,祖籍北海郡劇縣,本是東晉末年名將,愛讀兵書,長於謀略,處事果斷。此處作為劉裕的嫡系大將,率先貢獻了安陸城。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