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有不少人被守軍用長矛戳中面門,或者戳中脖頸而死。
眼見找到了江東軍的弱點,守軍之間相互轉告。他們盯著江東軍的脖子和麵門進行攻擊,哪怕江東軍舉起了盾牌抵擋,但擋得了正面,卻擋不住來自側面的攻擊,因此紛紛斃命。
但悍卒之所以被稱為是悍卒,畢竟不是泛泛之輩,一個個盡皆悍不畏死。不少人用自己的身軀充當起了人肉盾牌,只為擋住敵軍長兵器的攻擊,為身後的戰友創造擊殺敵軍的機會!一個人被戳死,後邊的戰友便也手刃一名敵軍。
一換一之下,雙方的傷亡也越來越大。
眼見今日有破城的危險,守軍再一次發了狠,不少受了傷的守軍竟然抱著剛剛登上城牆的悍卒,一起從城上跳下去!三丈高的城牆,摔下去便已是一團肉泥。
遠遠望著這場慘烈的攻城戰,周瑜再一次親自敲響了戰鼓。
而率部指揮攻城的眾將,眼見局面遲遲打不開,除太史慈依舊還在狙擊之外,連同成為他部將的吳五、陳六在內,八名校尉全部親自登城,很順利地就全部登上了城頭。
城上悍卒見狀,頓時士氣暴漲!以八員戰將為核心,身邊逐漸聚集起不少人,並將周圍守軍給逐漸地清空。
隨著登上城頭的悍卒越來越多,全都一手舉盾,一手握刀,與戰友緊密配合。
並在八將的指揮下,再次形成了一個個小型的戰陣。
戰局瞬間發生逆轉。
窮途末路的守軍繼續故技重施,抬出了一根根房梁,充當起了攻城錘。
好不容易形成的戰陣,又一次被守軍化解,雙方隨即展開混戰。
然而守軍,不過在每面城牆上,由一名校尉在進行指揮,並沒有什麼悍將。只是加上青壯,每在面城牆上,守軍都能形成人數優勢而已。所以哪怕能夠一換一,但沒有一人是八位悍將的對手。
雙方在城頭的廝殺,一直持續到傍晚,隨著一陣陣鳴金聲,城頭的悍卒們開始撤退。
對於守軍來說,艱難的一天終於過去了。
但對於周瑜大軍來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樣的攻城戰每天都在上演。
半個月下來,周瑜大軍陸續又戰死一萬餘人。
而守軍連同青壯在內,還剩下兩萬餘人,並且守城物資已經全部耗盡。
然而隨著即將進入十二月份,天氣越來越冷,城內城外無數的屍體因為得不到妥善的處理,竟然爆發了瘟疫,並且波及到了城外大營,因此許多人染病。
周瑜在無奈之下,只能派出幾名健康的信使,前往淮南和金陵請求支援!又派出大量斥候,前往荊州打探戰況。
注: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孫吳名將,弓馬嫻熟,箭法精湛。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成為孫策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