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虛的古劍鍥入了張立恆的所劃出的劍圈後,馬上便感到了不妥,他只覺手中的劍一下子被纏住,無法抽劍而出。
張立恆使出的莫名劍法中這一招“畫地圓”,劍身所作的三個劍圈自然是與普通劍圈劍花不同,中間運勁用上了“粘”字的巧勁,一招劍招擺出一個小小的劍陣來。大陣困人,這問天劍的小陣卻是困劍!
明虛心中是楞了一下,但隨即明白了張立恆莫名劍法這一招的精妙所在,馬上一身真氣的運於古劍之上,不退反進,看來是他已經想到了破“陣”的方法。張立恆只感到明虛一身的劍氣暴增,雙眉一皺,但手腕劍招不住,大圈接小圈的源源不斷。
場邊的少林住持明慧輕唸佛號道:“張小施主的莫名劍法劍招果然精妙無匹,想不到明虛師兄劍法又再精進一步,這一招不正是少林三妙劍招中的‘一葦渡江’!”而他身邊的明空則是一陣皺眉,卻也不不多說話。
明虛的一招正正是少林達摩劍法中的“一葦渡江”,這一招與少林失傳的無上輕功“一葦渡江”取的是同一個名字,傳說達摩祖師當年以一枝蘆葦踏波涉江時候創下了一門無上輕功和一招高妙劍招,所以皆是以“一葦渡江”而命名。
轉瞬張立恆便分明感到了問天劍下的三道劍圈中有一道凌厲劍氣,穿空而來,不免一陣心驚,當機立斷的撤了劍圈,回撤時候又順勢甩出一招“棲梧桐”。
其時明虛的古劍一招“一葦渡江”使出,恍是蘆葦穿水,破開張立恆的三道詭異劍圈;不過轉而又如碰到了水底硬石一般,“叮”的一聲碰響,瞬間定神一看,竟是明虛的古劍和張立恆問天劍兩柄劍的劍尖碰在了一起。兩人手腕同時一震,兩劍一碰即開,張立恆和明虛各退了一丈,場下有俗家弟子忍不住喝彩聲叫出了口。
這招過後,明虛不再是一味被動防守,他雙腳剛沾地,場外的幾聲喝彩聲尚未落下,明虛人劍便已是衝張立恆揮去。張立恆見狀,心道終於要主動出招了麼!
別看明虛體型寬胖,但他使劍的時候身形之靈活簡直令人咋舌,他主動出劍的這一招,在一般人看來是要多快有多快。這次輪到張立恆在心中道了一句:來得好!
明虛古劍劍尖已快要到張立恆的面門了,張立恆雙腳輕點,一個翻身後躍,無驚無險地閃過了這一劍。與之同時,張立恆手中的問天劍並沒有一點的偷閒,莫名劍法破劍式隨之揮出!
問天劍劍身上那九式的莫名破劍式,張立恆已經練習了十餘載,每一式的劍意早已深入到了骨髓中去。與玄天傳授的其他那二十四式莫名劍法的正招相比,隨著各路武功的熟悉,張立恆對這破劍式的領悟要深得多。現在對手只要一施展開武功,張立恆腦海中便自然地與破劍式結合起來,對手武功招式中破綻就一個個地呈現在了張立恆的眼中。
少林的這一門達摩劍法不可謂不是一門高妙的劍法,只可惜隨著時間流轉,千百年過去,達摩劍法中很多招式都已經丟失,現存的一套達摩劍法是由少林歷代的劍術高僧依靠他們的理解把丟失的劍招修補而來,而並非是原來的達摩劍法了。
明虛待張立恆閃過一劍後,他的第二劍有隨之而至,張立恆腦海中馬山便找到了明虛這一招的破綻所在,與之應對的破劍式隨之使出,問天劍帶著劍氣撕風而去。
明虛這名少林寺中劍術造詣最高明的高僧,一見到張立恆的這一劍時候,心中便已暗歎,不等張立恆的劍招使到,他自己就先把這一劍撤回。張立恆見明虛撤招,心中有些不解,不過轉眼便明白了。像明虛這等用劍高手,不等對手招式完全使到便已經知道這一招式孰勝孰負,再在這一招上糾纏也無益,只會徒增敗數,倒不如及時收招。
明虛出劍快,收劍也快,再次出招更是不慢,旋即便是一招達摩劍法中的“佛祖拈花”。張立恆在上一招上剛勝了對方明虛半招,馬上又見到明虛手中古劍以一個古怪的把式使來,劍身輕飄飄,劍尖如小雞啄米一般。
張立恆一眼過後,又是一招破劍式橫出,以問天劍的劍身『蕩』開了明虛古劍的劍尖。兩劍相交時候,雖然又是一陣震『蕩』,但對張立恆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明虛又是一招的達摩劍法被張立恆輕易破解,心中又是一嘆。
明虛畢竟是在少林寺中修行多年的高僧,很快就平下了心中的波瀾,隨即一招接一招的達摩劍法源源不斷地使來。場下的少林弟子中有不少都是修習過這一套達摩劍法大,這時候見到明虛把這一套劍法使的純熟如斯,一招一式皆是行雲流水,這些弟子是個個叫好,中間有羨慕、也有慚愧的。
可過不了多久,他們對明虛的種種讚譽馬上便轉到了張立恆的身上去。明虛的達摩劍法是使的滴水不漏不假,但在張立恆的眼中卻有不少的破綻,問天劍一招接一招的莫名九劍破劍式或遲或急、或急或緩地使出,招招都是衝著明虛達摩劍法中的破綻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明虛劍法中的破綻雖不是致命,卻每一個若是被張立恆拿住都足以讓他落敗。張立恆的問天劍有幾次都穿破了明虛的劍招,肋下後背幾次差些中劍,好在得他回劍迅捷,這才『蕩』開了張立恆的劍尖。
其實明虛在少林達摩堂中專研達摩劍法半生,他也在達摩劍法的不少招式中發現了其中不足。本來達摩祖師創下的這一套劍法,原是招招皆含佛理,但在後來許多招式丟失後再由後人補全後,劍招雖然在威力上與原來相差無幾,其實內在已遠不如原來的招式。一套高明的劍法,招式只是流入表面,其中的劍意才是這套劍法的精髓所在,因為招式可變,其心不變!
明虛半生都在鑽研武學,佛理禪機大比不上他的劍法造詣,他雖然知道達摩劍法劍招上有不足,他亦已經按照他的理解去改進過,本以為已經把前人修補劍招中的不足已經避去。但今日與張立恆莫名九劍破劍式一交上手,馬上就已知道自己對達摩劍法中的修改只不過是徒勞。
明虛的一輪達摩劍法從頭到尾一共六十四式全部使完,其中被張立恆以九劍莫名破劍式找出了十七處的破綻。四周觀戰的少林弟子中也沒有多少個在劍法上修為夠高的,而張立恆和明虛的交手又是各自出招奇快,鮮有人看得出明虛被張立恆刺破了十七處的破綻。有時候見到張立恆不住退後,還以為是張立恆強弩之末快要輸了。
就在少林弟子都在低聲議論張立恆這個可以和他們的明虛太師叔交手七八個回合的少年劍手是誰的時候,那邊的明空已經是開始暗自搖頭了。明慧再次嚮明空開口道:“明空師兄,我們少林殘缺不全的達摩劍法終不是莫名劍法的對手。”就在他們不遠處的劉無心在一片竊竊私語聲之中也聽到了明慧這話,雖然他也已是難得的武功高手,但也不完全看的透張立恆與明虛之間的這一場比試,這時候心中大石終於可以稍稍放下。
此時場中張立恆和明虛兩人的交鋒還在繼續,明虛的劍招已經變了幾變,但還是達摩劍法的本義,同一招妙極的“一葦渡江”又使出來了一次,但也被張立恆的一招“穿雲破雨”擋了回去。
兩個劍法高手之間的對決,同樣的招式用第二次就已經算用老。張立恆的莫名劍法雖然還沒有學全,而且破劍式也只有九式,但莫名劍法的高明之處中有一樣便是從不拘泥於招式的表面。明虛使的達摩劍法雖然純熟無比,但同一招還是原來的把式,而莫名劍法一樣的招式卻每一次都可以不同的形式所表現出來。
饒是明虛半生都與劍法打招呼,在七八十個回合之內也是不可能把一套得天地造化的莫名劍法看得明白,只覺眼前這個少年招招皆妙,暗暗嘆息自愧不如。但明虛始終是劍術造詣高超,與現在的張立恆周旋百回合也不是很大的問題。
百回合一過,早知道取勝無望的明虛把手中的古劍一『蕩』,大開大合地把平生認為應該謹慎對待的劍招毫無顧忌地悉數使出,一時間方圓幾張之內劍氣滿布,四周的少林弟子知道厲害又把場地讓開丈餘寬!
面對著眼前招招劍氣森然的明虛,張立恆卻全然不懼,人劍合一,一聲長嘯便飛身進了明虛的劍招範圍之內。張立恆自信知道,若要比拼劍氣,天下間還沒有第二門劍法比得過莫名劍法!
“抱殘守缺”“十地方圓”“破雲霄”“沉夕陽”等等的招招莫名劍法使出,或衝或突,明虛古劍佈下的劍氣陣勢就像一個外強中乾的大漢般逐漸頹敗。十數招一過,眾人只見到一個身影沖天而起四五丈高,然後輕巧落地站穩。
那人正是張立恆,而他對面的明虛這時候亦已經停下了手,帶劍合十,張立恆微笑道:“明虛大師承讓了!”聲音不高不低,但寂靜的練武場中個個都聽得清清楚楚。
喜歡這是江湖請大家收藏:()這是江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