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該啟程了,谷勝飛像個出征的將軍,滿面驕傲;聾老太太則像個出嫁的姑娘,一臉嬌羞。
大家相與出了大院門,全院老少都出來送這對老少。
出了衚衕上大馬路,等上半小時,公交車喘著粗氣姍姍來遲。
好在那個時候京都不大,公交車扭扭捏捏二十分鐘也就到了火車站。
各種各樣的工作組、報告隊潮水般湧出火車站,迅速填滿廣場,然後迅速退去,再來一撥......
谷勝飛把自己的小包袱斜跨在肩上,再提起聾老太太的大包袱,騰出一隻手提著聾老太太,艱難前行。
心中終於知道三塊錢的價格不貴。
好在現在坐火車的基本流程跟後世沒什麼區別,進站,等車,檢票,上車。
安檢做得稍微鬆懈了點,也許這個年代還沒有那麼多壞人吧。
安頓聾老太太在候車室坐下,谷勝飛用手腕上繫著的毛巾擦擦汗,再解下自己和聾老太太都拴在包袱上的瓷缸子,四處張望,找接水的地方。
竟然發現,這個年代,火車站裡到處都是提著大茶壺的人在旅客間來回走動,需要喝水的人就伸出茶缸,對方就給你添滿。
這才叫人性化吧。
再細看,提大茶壺的這些人,每人手臂上都有一個“為人民服務”的紅袖章。谷勝飛莫名的一陣感動,多麼純真的年代,真有為人民低腰倒水的人。
一杯熱水下肚,汗就蒸出來許多,人也就精神了一些。
老太太和谷勝飛就像兩個第一次進城的鄉下人東張西望。
老太太忍不住說了一句:“解放後我就再也沒一下見過這麼多人!”
谷勝飛想說“穿越後我這也是第一次見這麼多人”。
正說著,工作人員拿著大喇叭喊檢票:“去滬城的第13次列車檢票啦,快點快點,排隊,唉別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來喜歡扎堆這事,不是生活節奏快慢能改變的,是咱們中國人歷來就愛。
谷勝飛看看牆上的掛鐘還有四十分鐘才開車,大家生怕搶不到好位子似的。谷勝飛再次確認火車票上寫著座位號呢,於是示意聾老太太按兵不動。
並朝聾老太太調皮地模仿著電影裡的翻譯腔:“大家都讓讓,讓列寧同志先走!”
聾老太太也會心的笑。
谷勝飛趁這間隙去了個廁所,回來向工作人員要了一本《火車時刻表》,京都鐵路局出版的。
薄薄的小冊子,裡面竟然只有一張是時刻表,剩下全是廣告,天下烏鴉哪個年代也一樣的黑。
京都市日用化學廠的“燈塔”肥皂、“萬里”鞋油,京都縫紉機制造廠的“燕”牌縫紉機,金星金筆廠的金星鋼筆......
地方國營京都市墨水廠的“京都”牌墨水不僅工廠名字奇怪,廣告語也奇怪,“京都墨水,行銷全國,各地中文公司均有出售”。
谷勝飛不懂什麼叫“中文公司”。但看著手裡的冊子,感嘆這是廣告裡插播了一張列車時刻表啊。
年代感十足的廣告看得谷勝飛一愣一愣。再細看列車時刻表,因為列車少,沒寫車次,直接列了重點站,全國各大主要城市倒是都在了。
席位分為“硬席”“軟席”“硬臥”,還有“包臥”這四種,另外提供增值服務“加快票”“特快票”。
谷勝飛在第一列中找到金陵,往右看看價格,隨意看看,隨後差點硬臥在地上。
喜歡四合院二代之萬水千山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二代之萬水千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