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用的倒不是最拿手的半步崩拳,而是太祖長拳!
太祖長拳,按照千度百科的解釋,又名三十二勢長拳、宋太祖拳、太祖拳等等,有的地方也叫紅拳、洪拳、炮捶、趙門炮拳。
太祖長拳據說傳自宋太祖趙匡胤,但真正起始的時間節點已經不可考量。
發展到明代,太祖拳法已名聞天下。
扞國衛邊,抵禦倭寇的戚繼光大將所創的戚家拳,以及後世的太極拳、洪洞通背纏拳等拳種,都受到了太祖長拳的影響,從拳理、招數、發力等很多環節有所借鑑。
因此,太祖長拳又有“百拳之母”的稱謂。
對於我來說,太祖長拳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武藝,而是一種基本的入門拳法。
但,此時此刻,我選擇太祖長拳卻另外有一層妙處就是這種拳法覆蓋面積大!
哎,可惜我並不是什麼摘葉飛花就能殺敵傷人的絕世武者,否則的話,即便是一套在現代已經很常見、很普通的太祖長拳,我也能運用圓滿,做到神擋弒神,魔擋殺魔!
太祖長拳講究大開大闔,拳出如風,身姿如高山,氣度似海洋,以一人之力獨擋千軍萬馬!
現在,我的目的並不是立馬乾掉二海,事實上,我也沒那本事。
我只要做到頂住對方,給流蘇留出足夠跑開的機會和時間,而且周旋到警方趕到,就算是大功告成、功德圓滿。
我前手一領,直接擊向二海其中一人的面門,後手迅疾無比地追上,炮錘直衝胸腹。
兩手互換一氣呵成。
而,隨著我的身法展開,也在第一時間帶動二海兩人的站位。
那個被我攻擊的傢伙,身子不由自主向斜後方急退,這一來,正好擋住另外一人的腳步動作。
太祖拳法講究實戰,攻防格鬥,起如風,擊如電,套路嚴謹動作舒展。
而且招式鮮明步法靈活,剛柔相濟虛實併兼。
我這一下,看著好像只是在攻擊二海中的一人,但,我的招法不但隱隱對另外一個傢伙始終保持著震懾力,而且令兩人的腳步錯亂,原來的站位也被迫變化,互相之間沒了配合縛手縛腳。
隨著我的怒吼和動作,流蘇這傻大妞總算明白過味兒了,我就見身邊一陣旋風飄過,好麼,妹紙跑的這叫一個快。
兩三秒鐘就跑出十多步去。
那個手執軍刺的傢伙被我逼退,看著似乎狼狽不堪,但他的腳步並沒有凌亂。
趁著我招數用老的剎那,這小子墊步擰身,開始反守為攻。
軍刺,在夜色下畫出一道詭異的弧線,從右下方斜著向上撩起,電閃而至。
快到,不可想象。
甚至於誇張點兒講,我都能看到鋒利的軍刺尖將空氣中的粉塵瞬間掃開。
而另外一個傢伙,也在間不容髮之際,從側後方繞了過來,他已經捨棄去追趕流蘇,而是面上帶著決然的肅殺氣息,直接從懷裡拽出一把大約有尺許長,開著血槽的砌牆刀!
喜歡我的另類人生請大家收藏:()我的另類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