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局勢是一灘渾水,大家都是譚中魚,沒有人能獨善其身,不是隊友就是敵人,想要掛機觀戰?不可能的。
所以在皇后看來,奕琮不識抬舉就是表明要跟她對著幹的意思了。
皇后冷下臉來,奕琮也知道自己這麼說可能會得罪她,但是他也不在乎,於是皇后就把矛頭指向了顧小小。
“敦親王福晉馬上就要大婚了,一定有很多需要準備的事情吧?”
顧小小直覺皇后話裡有套,但是主動權在人家手裡,她也只能先鑽進去看看情況再說,“回皇后話,一應事宜都由額娘打理,臣妾也沒有很多事情要做。”
“聽說老福晉病了?”
奕琮回道:“謝皇嫂關心,已經請太醫看過了,並無大礙。”
皇后嘆氣,“老福晉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了,敦親王和福晉大婚之禮又不能怠慢,不如這樣吧,本宮也盡些綿薄之力,就讓福晉留在宮裡吧,大婚之日就從鍾粹宮出閣,本宮來做你們的主婚人,福晉的陪嫁也由鍾粹宮出。”
這是天大的臉面了,但是奕琮卻心一沉,“臣弟怎敢勞煩皇嫂。”
皇后皺眉,“敦親王是信不過本宮?”
“臣弟不敢,只是賤內愚鈍,不懂宮中禮儀,怕會衝撞了各宮貴人。”
“不打緊,本宮會讓宮中嬤嬤親自教導福晉禮儀。”
“再過幾日皇嫂就要跟隨皇兄前往熱河行宮了...”
皇后打斷奕琮,“去行宮也是在你大婚之後的事情,兩下里亦都不耽誤,本宮好意,敦親王又何必再三推辭?”
奕琮再拒絕就屬實有點兒打皇后臉了。
皇后又說道:“敦親王辦事妥帖所以一向得皇上器重,本宮想向皇上舉薦你去與兩國洋人談判,不知你意下如何?”
這件差事在現在看來是個肥差,因為大家心知肚明,皇帝都被逼的不得不跑路了,清政府根本沒有抗爭的資本,只能是無條件接受人家英法兩國的條件。
奕琮如果幹的好不僅可以名利雙收還能在洋人面前兒賣個好。
皇后讓奕琮去做這個談判的欽差大臣也是想抬舉奕琮。
可是顧小小知道,奕琮的名字如果往那喪權辱國的條約上一簽,那他可就要遺臭萬年了。
可是就算顧小小不懂宮裡頭那些雜七雜八的禮儀也知道這種場合自己是不能隨便開口說話的,她正急的抓心撓肝一個太監弓背垂手走進來到皇后耳邊耳語了兩句。
皇后神色有一瞬不快但旋即又換上一副笑臉對顧小小說道:“本想多留敦親王福晉坐一會兒,懿貴妃卻著人來請了,想來她也著急想見見敦親王歡喜的人兒是哪般模樣,即是如此福晉就走一趟吧。”
懿貴妃這樣直接從皇后宮裡請人於禮不合,但是她的兒子是未來的皇帝,如今懿貴妃風頭正盛,就算她是皇后也不得不避開她的鋒芒。
顧小小也就罷了,奕琮在後宮不能隨意走動到哪都要提前報備所以他不能跟顧小小一起去。
顧小小走到門口又回頭看奕琮,她對她無聲的說了句:別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