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情緒反應,人類的悲傷來源往往來自於經歷上的挫折失敗。
而生死離別,是最沉重的一種悲傷。
因為師兄師姐的離開,蘇雪楹難以抑制的悲傷難過,在回到歸元宗後,見到葉銘蕭後,再也沒能崩住內心的情緒,淚水洶湧。
生與死將十六歲少女和她敬愛的師兄師姐,分離成最遙遠的兩邊,這對於蘇雪楹實在殘酷了些。
“以後我會一直一直陪著你。難過的事,我們一起面對。”
葉銘蕭輕輕的摟住蘇雪楹,任其將情緒釋放,沒有更多的言語。
蘇雪楹沉浸在悲傷裡,葉銘蕭很理解她的感受,也隨之難過二難過,但想要再說些什麼安慰,卻又不知如何說起。
親近的人陷入悲傷情緒,葉銘蕭也是第一次遇到,除了表示自己會一直在身邊陪著,似乎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
內心的負面情緒可以因為朋友的存在而得到緩解釋放,而更多的是需要自我消化,朋友的作用更多是陪伴和承接情緒的宣洩。
一切都過去的。
逝者已矣。
師兄師姐們也不願意看到你傷心的。
……
這些話葉銘蕭都沒有說,就那樣一直摟著蘇雪楹,一直陪著蘇雪楹。言語不多,但用自己的行動表示,不論如何,自己會在的。
過了很久,葉銘蕭感覺到懷裡的蘇雪楹情緒似乎好轉了,於是輕聲的將來自地球的某首詩歌唸了出來:
“假如世界傷害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當自己組織不起語言時,借用前人的話總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感謝普希金。
“我知道,會過去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蘇雪楹輕聲道。
“控制不了就不控制,反正你哭鼻子的挺好看的。”葉銘蕭適時的說了一句俏皮話。
“才沒有呢……”蘇雪楹哭中帶笑。
聽到這一句時,葉銘蕭明白蘇雪楹的情緒相對之前好了很多,心下也輕鬆了不少,溫聲細語道:
“蘇蘇,我帶你回去。”
“嗯。”蘇雪楹點頭,低聲應了句,然後離開那個有體溫的懷抱,隨即一隻溫暖的右手伸了過來,牽住蘇雪楹。
少年少女的身影在夕陽下拉長,緩緩朝著不易峰上走去,沒有任何的言語,就這樣靜靜的走著。
山上傳來斷斷續續的笛聲,低沉婉轉,悽愴嗚咽,伴著夕陽的餘暉消散在晚風裡。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葉銘蕭想,這是山上那位已成獨臂的大師兄,在為離開的師弟師妹們送別。
這一次,不易峰傾峰而出,究竟經歷了什麼?
“公子!說實話,我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一切都太特麼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