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太師和包丞相都屬於文道中人。
但是和包拯比起來,龐太師只是一個普通的文人。
和包丞相那種以文入道的全才比,自然是遠遠不夠。
難道,龐太師不知道包丞相能為國抵擋外部妖蠻麼?
如果包丞相倒臺了,那麼龐太師能得到什麼?
龐太師八十多歲,這點道理都不明白?
而包丞相有時候不通人情,太過苛刻。
兩者之間,只能是互相制約,但是絕對不能互相傷害。
公孫策在心裡推理了一番,只感覺撲朔迷離。
現在有兩個要務。
一是保證包大人的安全。
還有一個就是,必須儘快封鎖訊息。
否則被一些虎視眈眈大宋的妖族,知道包大人入獄的訊息,很可能會大舉潛入大宋。
開封府上下,亂成一鍋粥,朝廷的動向不斷傳來,都是對開封府不利的訊息。
人皇閉關,被人行刺?
還是開封府最高指揮官?
這樣的事情,誰也說不過去。
而且最主要的是,包丞相有三個證據,被龐太師抓在手中。
前兩個現場的證詞都還好說,可以偽造。
但是最後一個,隨身攜帶的尚方寶劍遺落在那裡,就是鐵證。
……
三日後。
開封府城的天牢外,上百氣血摩天的侍衛巡邏守護。
此地氣象森嚴,靠近郊區,方圓幾百米內都不能有活物進來。
遠遠在城池邊上,幾十個破衣爛衫的菜販子,挑著扁擔不時地經過,有的看一眼這裡,就嚇得遠遠的走開。
有的則是蹲在牆角曬太陽。
許青挑了一摞青菜,混在其中。
他頭戴著一頂大草帽,帽簷低垂,身上的破舊爛衫也是和旁人買來的,像極了一個土生土長的菜農。
這裡的守備,需要吃特供的蔬菜食物,一般都不會去外面採購,專程讓一些時代種菜務農的百姓前來送菜。
一般價格給的足,按時付賬,所以很多菜農都喜歡來這裡進貢蔬菜。
許青在這裡觀察了三天,都沒有發現能進去的機會。
包大人入獄的事情,雖然暫時被朝廷壓了下來,但是天牢內部的看守,已經增多了三四倍。
明顯是怕有人劫獄。
而許青也聽公孫策說明了包大人為何入獄的情況。
他相信,包大人絕對不會做這種糊塗的事情。
一來就是缺少動機,包拯刺殺人皇,能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