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奏道,孟清泉的確有嫌疑,王侍郎應該仔細審問,無證判決孟清泉斬立決,竊以為不妥,請皇上明察。
靖康帝聽後,臉色不好了。
他對孟清泉印象惡劣,偏偏這女子狡詐的很,行事不留把柄,無法定罪。想想王亨,追查林馨兒之死多少年了?至今不能揭發真相。這次,若是循著正途慢慢審問,誰知要審多久,又能不能審出口供?倘若用刑,若不能問出口供,最後還讓王亨背一個屈打成招的惡名。
若問不出口供,難道就放過她?
王亨願意,皇帝也不樂意!
一想起吳貴人的事他就生氣。
因此,他很贊成王亨劍走偏鋒,以孟清泉刺殺梁心銘為證,反證她當年謀害了林馨兒,所以心虛滅口。
靖康帝看著左相,淡聲道:“她刺殺梁心銘不就是證據?不心虛為何要派人刺殺?早不刺殺晚不刺殺,就在她見了梁心銘後就派人刺殺,說她無辜左相信嗎?”
左相恭聲道:“皇上聖明。微臣並未說她無辜,只是要有證據證實才好,不然無法讓人信服。”
靖康帝道:“左相不服?”
他口氣很是不悅。
梁心銘在桐柏山再次遭遇刺殺,且受傷了,兩名刺客屍體已被王亨帶了回來,身份尚未查明;還有,雲蘿郡主遭人綁架,目的不明。但可以想見,這都是衝著王家和王亨去的。孟遠翔關在獄中,誰有這麼大膽量和能力?
靖康帝想不懷疑左相都難。
現在左端陽又為孟清泉說話。
這不是針對王亨是什麼?
左端陽察覺皇上不悅,卻並沒有退縮,正色道:“皇上,微臣阻攔此事,不為別的,乃是為了朝廷綱紀。
“其一,王侍郎斷案如神,這次卻無證判決孟清泉,容易被人詬病,說他無能審出真相,對他名聲有損。
“其二,此例若開,怕將來有人效仿,胡亂以推論判決人犯,給別有用心者可趁之機,造成冤案。
“其三,也是為了安撫功臣。孟遠翔罪該萬死,然不能否認他在溟州做出的功績。海盜之患,從先帝時期就一直存在,幾十年不斷。孟遠翔上任後,會同當地水軍、禁軍,一舉將海盜清剿乾淨,功不可沒。
“因此幾點,微臣以為:縱不能對孟清泉網開一面,也要給她一個公正的判決,讓人心服口服。”
兩名御史也跟著附和。
靖康帝聽後,半晌無言。
左端陽字字在理,他無法駁回。
他便看向王亨,期待王亨反駁。
左端陽也看向王亨,皮笑肉不笑道:“王大人以為呢?”
王亨一直未發言,毫不焦躁。
這時他點頭道:“左相言之有理。”
左端陽很意外他的鎮定,面上卻讚道:“王大人果然公正。如此還要辛苦王大人,再審孟清泉。”
王亨很誠懇地問道:“左相為何對孟清泉如此情有獨鍾,不惜御前頂撞皇上,也要保她一命?”
靖康帝一個沒繃住,差點笑出聲來,悄悄瞪了王亨一眼,知道他今兒被左端陽攪了好事,氣壞了,所以出言譏諷左相。但是,靖康帝沒有呵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