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諸葛瑾媛想要再留夏聖真人和妙手神醫在府里居住多一些日子的,但是妙手神醫說他有些事情需要師父幫忙處理,所以便在給王爺看了病之後,請辭了。
諸葛瑾媛無奈,只得吩咐下人送了禮,好生送他們回去。
沒想到,他們這邊才剛走,第二天上官雨燕就生病了。
不過,幸好府裡有大夫備著,而且澤玉也會醫術,是以聽見上官雨燕的話後,便不再堅持將已經離開的人叫了回來,就像上官雨燕說的,只是一個風寒而已,不必太驚動人家了。
“嫂嫂可要保重身體,哥哥還需要嫂嫂的照顧呢,聽聞哥哥方才都沒有吃多少東西,想必是沒有嫂嫂在,吃得東西都不香了。”諸葛瑾媛揶揄地打趣道。
“盡瞎說,大概是早膳不合王爺胃口罷了,午膳讓他們弄點小米粥清淡水煮白菜類的,王爺的病情不適合吃得太好。”上官雨燕聽聞,微微紅了臉,又擔心諸葛瑾楠真的沒有吃多少東西,便吩咐澤玉道。
澤玉領了命,很快就下去了。
“還是嫂嫂細心。”諸葛瑾媛見狀,不由地笑了起來。
“這些時日,你幫母親處理家務,沒發生什麼事情吧?”上官雨燕隨口一問。
“大事自然沒有,雞毛小事卻是不斷。”諸葛瑾媛嘆了口氣,“隔壁的二嬸嬸和三嬸嬸,嫂嫂又不是不知道,煩的很呢。”
上官雨燕聽聞諸葛瑾媛的一通抱怨,不由地笑著安慰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她們愛鬧騰,只能多少順著她們點。”
對於宗親王府的複雜關係,上官雨燕嫁過來之後,便從澤玉和子豪那裡聽了個大概。
諸葛瑾楠的父親,也就是已經去世的宗親王,在還沒有被蔭封為宗親王的時候,不過是諸葛府中過繼的一個孩子。
曾經的諸葛府不過是一戶錦衣玉食的大戶人家而已,因老夫人婚後多年未生子,家中婆母著急,而兒子又獨獨寵愛,不願意納妾,婆母沒有辦法,只得從外面撿回一個孩子來當自己的孫子來養著。
誰知,這一養六七年過去了,老夫人終於有了身孕了,還生下一子,緊接著又生下一子,把家中的人都驚喜到了。
只是如此一來,從外面撿回來,已經有七八歲的諸葛郎就尷尬了。
所幸,之前和諸葛郎有些感情的老老夫人並沒有因為有了自己的親生孫子就怠慢了他,家中依舊給他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也為他請了夫子教學,到他成年了,也送了他去學院讀書。
只是,諸葛郎志願從軍,老老夫人無法,只得隨他意。
這一從軍,便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回來拜相封侯,諸葛家的人對他都是非常客氣友好。
到了老老夫人去世之後,諸葛郎便很少回家,可儘管如此,諸葛郎還是會寫家書給他的養父。
養父對諸葛郎雖然不似兩個親兒子親密,但到底還是有些父子之情的。
因此,這層關係便一直保留著,直到諸葛郎大婚,兩個弟弟亦大婚,皆沒有分家。
後來,諸葛郎戰死沙湯,皇上恩封諸葛郎為宗親王,又賜了府邸,還安撫了宗親王的養父,甚至將這宗親王的爵位順從到諸葛郎的親生兒子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