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上官雨燕想了想,細細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除了派信任的官員去賑災外,這個官員還必須要官職高,能鎮得住下面那些官員。另外,這官員也必須要有能力,能真正為老百姓著想,能為老百姓們實施經濟開發。”
“其次,這銀子也沒有必要直接發放到百姓手中,可以由官府保管,但要保證百姓們的一日三餐都能達到溫飽,不能水多米少。”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當地的地質和經濟發展,給予他們能繼續生活下去的條件。比如說,當地適合種稻米,那就由官府出資買稻米的種子。第一年朝廷只收買種子的錢,其他的有百姓們自行保管,可以用來解決溫飽問題,也可以留一部分做來年的種子。朝廷方面,最好能減稅三年。這樣,百姓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又有活兒幹,明年以及往後都有收入,就不會發生叛亂之事了。”
說到這裡,上官雨燕不由地停了下來,想了想,又接著說,
“至於那些沒有農田的百姓們,可以由官府統一登記,看能不能在當地安排一些事兒給他們做。比如說,給有農田家的農民送飯,送水,有知識的,會認字說文,則安排他們給當地的孩子們當先生。”
“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想來老爺比奴婢想得更清楚更透徹,奴婢就不一一道來來了。”
上官雨燕說完這句話後,便抬眼看了一會兒上官澤濤。只見他不再踱步行走,而是站在窗子前,望著窗戶外的夜色。
第二天,上官澤濤便吩咐她將他的行李收拾好,皇上派了他去賑災了。又將大夫人、小姐和少爺,以及兩位姨娘們叫到堂前來,囑咐了幾句。等到明天一早,他便起身去了川山了。
上官雨燕沒有想到,上官澤濤這一走,她和上官青寧最大的靠山便沒有了。因著上官澤濤這一去就要三個月才回,府裡又有許多事情需要有人管,所以上官青寧才沒有跟著去川山。
這不,老爺前腳剛走沒多久,大夫人便開始發飆鬧事了。
“這位夫人,可是前幾天老爺邀請住在安德園裡的客人?不知夫人如何稱呼?”
因著上官澤濤要出門,所以府裡的人,無論是主子還是下人,都出門相送。上官澤濤剛一走,老夫人便讓人都散了,該幹活的幹活去。她自己也沒有多停留,扶著鄭婆子的手便進了門。
上官雨燕因為之前給上官澤濤拎包袱,站在最前面,所以回去的時候,也是最後才走的。這才看見大夫人和之前在豐澤園見過一面的婦人在一旁說話。
“回大夫人,奴家姓戴,名依萍。夫君姓明,上門打擾多時,還未向夫人請安,還望大夫人多多原諒。”戴依萍行為有禮,態度謙和地笑道。
“依萍妹妹不必客氣,既然來到府中,便是貴客。倒是我因府中事務繁忙,未去探望妹妹,若有照顧不周到的,還望妹妹不要見怪。”大夫人亦然也露出溫柔賢惠的表情來。
來府中打秋風的親戚她也知曉的不少,但大多數都是由她自己或老夫人出面處理,讓上官澤濤出面的,倒是頭一回。也不知她是什麼來頭,能讓老爺如此重視。
大夫人一面態度柔和地笑著,一面又細細打量起眼前的婦人來。身上雖然穿著樸實無華的衣裳,頭上也只是挽了個婦人牡丹髻,但那清秀豔麗的模樣卻是讓她這幾分樸素襯托的出水芙蓉般的好看。大夫人心中暗暗吃驚,沒來由地有些警惕對方。
戴依萍同樣地也在一旁暗暗觀察著大夫人,只見她渾身上下都裝扮的貴氣逼人,雖有幾分俗氣,但也不失身份高貴的象徵。大約城裡的夫人都這副高人一等的貴氣罷。看樣子,不是個好相處的。
雖然她對此有些腹語,但面上還是保持著溫和地笑意,“大夫人說笑了。”
“既然今天這樣遇見,相請不如偶遇,妹妹就隨我到賢德園坐坐吧,我那裡有新來的好茶,還請妹妹過來賞臉喝杯茶。”大夫人一臉友好地邀請道。
“如此就打擾大夫人了。”戴依萍福了福身,跟著大夫人的身後走了。
上官靜見大夫人回去了,也跟著回去了。上官雪見狀,也默默地跟著回去。上官雨燕進了門,便拉了拉跟在上官雪身後的麗萍,麗萍見是她,便故意走慢幾步,與她並肩而行。
“那天二小姐被大夫人罰跪祠堂,沒事吧?聽說二小姐回來就生病了呢。”上官雨燕關切地問候著。
“怎麼沒事,現在還病著呢!要不是老爺要出差三個月不回來,我都不想讓二小姐跑出來這裡吹風呢。”麗萍憤憤不平地低聲說道。
“現在還病著?難怪我方才見她臉色不是很好,看過大夫了嗎?”
“看過了,也吃了藥了。”麗萍點了點頭,又憐憫地嘆氣道,“我們家二小姐為什麼就這麼多災多難呢?”
上官雨燕聽了,心裡也是直嘆氣,活在這個世上,誰又是容易的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