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在登基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制度,將大秦各部都細化分類。
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教育部、農業部、商業部、監察部十個部門。
陳峰還組建內閣協助處理大秦上下事宜,更立下首輔呂不韋,次輔尉繚等位置,將大秦各方土地分類劃界,分為各個州,郡,城,縣。
吏部由張良的祖父張開地擔任部長,戶部部長由呂不韋擔任,禮部部長則是荀況擔任,兵部部長由尉繚擔任,刑部部長由李斯擔任,工部部長由公輸仇擔任,教育部部長由韓非擔任,農業部部長由新加入大秦的農家俠魁田光擔任,商業部部長由已經對陳峰服服帖帖的成蟜這位王室成員擔任,監察部部長由趙高擔任。
第二件事就是陳峰再次發起華文推廣,全權由韓非主導,由出身儒家的韓非來做這件事確實不錯。
陳峰的要求是五年時間後大秦上下必須會說華文,起碼要能認得些華文,為此還特地交代全國範圍建設蒙學。
適齡兒童需要讀書識字,至於其他更高層次的教育還暫時沒有基礎,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
第三,陳峰發起了新一輪鼓勵生育政策,整理戶籍,進行人口普查,頒發戶帖,登記戶種,並取消入城稅人頭稅。
只要有新生兒出生,大秦提供各種便利與金錢獎勵,老年人大秦負責基本保障,幼兒大秦給予各種教育與養育費用,以大秦現在的糧食產量完全不在乎這些消耗。
第四,貨幣的統一,由公輸家全力研製而成的特殊紙張印製第一代紙幣,上面都印著陳峰的頭像,各種面值都有,強制推行與兌換回收銅幣這種攜帶繁瑣的貨幣。
第五,丈量制度統一化,這也是需要全國範圍實施,各種尺度都有了全新的衡量標準。
第六,全面的交通建設,這件事公輸仇早已經在實行,不過還是有很多地方沒有到位。
陳峰給公輸仇的要求是建設好各大城池的官道後,要將各個村落與官道都連通起來,其中建設交由各部協調。
第六,頒佈新的大秦法令。
陳峰消除了很多過於苛刻的法案,將大秦律法更加細緻化,以求能夠每一案件都有法可依,採用勞役代替死刑,不過罪大惡極者不在此類。
第七,土地國有政策實行。
任何違規交易土地都將是違法行為,而且農業部要將大秦百姓的生產安排妥當,各種糧食作物都要進行改良,務必做到適應地理位置與產量提高。
陳峰還給予了各種後世才會出現的耕作工具圖形,讓農業生產更加簡單快捷。
第八,鼓勵商業互動,讓大秦的產品能夠在各大城池購買到,收取低量商業稅。
第九,王翦、李信封為大秦元帥,其他一干將領都有封賞。
陳峰直接表示大秦元帥只要戰功卓越就可封賞,而且將世界地圖拓印了很多份傳到大秦各處,讓大秦上下以橫掃寰宇為核心,為開啟大秦的擴張之路做準備。
第十,全國範圍展開監察工作。
從前的事情陳峰表示不管,但在大秦詔令發出起再有貪汙受賄、懶政怠政出現將嚴懲不貸。
大秦的官員必須為大秦子民服務,事情輕微者可由當地上峰處理,處理結果會受監察部監管,若是情形嚴重者直接由監察部扣押,並彙報移交刑部後續處理。
十項政策一出,大秦全面改制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政策實施需要時間,生產恢復也要等候時間的過去,可以說一下子大秦的各個部門都開始細緻化,更是讓效率大大提高。
陳峰更是將海法制鹽的技術交給呂不韋去處理,他要求十年後大秦上下百姓能夠吃上雪白的鹽粒,而且鹽的定價一定要低到走私都虧本的份上。
因為版圖擴大,橡膠樹也出現在大秦的地界,陳峰拿出了橡膠提取技術交給公輸仇,橡膠的出現讓各種科技都開始發展,馬車之類的運輸更加便利起來。
時間很快就度過了五年,大秦在這幾年裡紙幣已經徹底代替了銅幣之類的貨幣。
因為道路建設的開展,很多官道都已經建設好,更多的通向鄉村的道路也在建設,許多可以購買的物品也紛紛出現在普通家庭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