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回了東北老家呆了一陣子,感覺那兒的情況和燕京差不多,工作也不好找,不得不到當地的一家餐廳做了服務員。
因為受不了客人總是要求陪酒、動手動腳,忍受不了各種非禮要求,最後只能辭職不幹了。
之前的工作已經回不去,新的工作又各種不匹配,一晃悠就過去了三個月。
這三個月裡,除了保姆、洗腳城和夜總會沒幹過,幾乎什麼工作都幹過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接著,她又從老家回到了燕京,兩個月時間裡依然找不到合適工作,就先從賣人壽保險幹著。
她對司朗說:“曾經在外企工作節奏快,如今一直沒事幹,心裡很沒底,總感覺心慌意亂的。有點兒事兒做,感覺會稍微踏實一些,最起碼腦子裡不會整天東思西想。”
她說已經賣了兩個月保險,至今一份也沒賣出去,吃飯和房租都成問題。
儘管她把自己說的非常可憐,一對漂亮的大眼睛裡含著亮晶晶的淚水看著司朗,似乎想以此博得他的同情和憐憫。
但司朗心裡明白,他絕對不會成為她的第一個客戶。
因為自己已經失業了,這個月開始就沒有進賬了,日後的情況心裡也沒底,而且家裡還有另一張嘴,也挺可憐的。
職場不相信眼淚,生活也不相信眼淚。
不過,司朗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愛搭不理或直接給予拒絕,還是主動跟她相互加了微信,並告訴她,如果今後自己或朋友有需要保險的,就一定會聯絡她的。
想一想,畢竟自己也是做銷售出身的,曾經做過無數次的陌生客戶拜訪,只要能夠讓客戶主動留下聯絡方式,就會欣喜若狂,好像這一單馬上就要成交了一樣。
誰都不容易,但凡做銷售的,走到哪兒都有一種親切感,相互間給一點鼓勵和希望也是應該的。
雨停了,長廊和亭子裡的人群逐漸離去。
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司朗心裡頓時覺得淒涼無比。
如今的自己,跟她差不了多少,渾身上下已經沒有一點兒曾經銷售霸氣的影子了。
看來再nb的人才,也只是對平臺而言。
很多人看似很厲害,表面光芒萬丈,其實是因為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因為他們站在一個光芒萬丈的平臺上,是平臺的光芒反射在他的身上。
如果有一天失去了平臺的加持,那麼他身上的光芒就會立刻暗淡下來了。
職場上的人們,要是都看明白了這一點,都懂得了這個道理,在職場的時候,就不會太自以為是的了。
就不會在離職後,自嘆“人一走茶就涼”和“世間人情冷暖”了。
就不會一下子落差太大,為此感到心寒和鬱悶無比。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有多大的本事,而是你所在職場的平臺,賦予了你的資源而產生的價值。
不管認可不認可,這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當你有一天離開了平臺,你有可能什麼也不是了。
如果一個人誤把平臺的力量當成自己的本事,往往就容易膨脹,認為自己很厲害,自以為優秀到可以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的程度。
那麼,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就往往容易貪圖安逸,沒有危機感,不思進取。
最後一旦平臺出現變故,職業規劃和架構就容易坍塌。
一個真正成熟的職場人,往往不會將平臺的優勢當成自己的本事,他們很清楚平臺和自己分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他們往往更注重,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價值和綜合實力,如何把職場命運抓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完全依附於平臺。
多年來,很多企業一味強調團隊精神。因為團隊的能力是互補的,是每個人能力的集合。
這對企業是有利的,不會因為一個有能力的人突然出現變故,而影響到整個團隊。
但是,職場上單兵作戰能力,往往更有利於打造個人綜合能力。
個人的綜合能力,是一個人的生存能力,是支撐一個人走的更遠的核心要素,是真正的“鐵飯碗”。
一個具備這樣能力的人,無論走到哪兒,都能做到不懼、不驚、不恐、不慌。
……
喜歡人生再次起航請大家收藏:()人生再次起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