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後,潘神的原型機終於完成組裝了。
沒有一絲興奮,沒有成功的喜悅,潘神看著自己這臺模樣怪異,配合間隙極其不均勻的原型機,靜靜發了一會兒呆。王教授的得意門徒幫助潘神校核的圖紙公差,也沒能讓這臺機器看起來高大上一點。
在腦袋裡把這臺大傢伙的構造和原理又重新梳理了一遍,一幅病人躺在機器裡接受自動檢測、自動注射特效藥至病灶部位的場景畫面出現在她的眼前。感覺沒有什麼問題後,潘神對站在她一旁的王教授說:“王叔叔,我覺得可以,你幫忙安排支付吧。”
教授把工廠的負責人叫過來,小聲談論著後續的交付問題,運輸和貨款支付的細節,這些事情,潘神不擅長,也實在無力再參與了。
從潘校長確診林賴氏症,飛到越南去治病,已經有一個多月,潘神每天只有4個小時的睡眠,嚴重不足的休息時間和超強的勞動負荷已經讓她有些燈枯油盡的感覺。
她盼著原型機快點製作出來,這樣就可以讓遠在越南的父親抓緊用上。她自信自己的原型機一定會比斯萊德醫學的那一臺優秀。
心裡想著這臺原型機,她現在還在發愁兩件事:第一,志願者。她會說服父親做第一批志願者,雖然覺得讓父親做小白鼠有些不恰當,但是對父親來說,現階段實在沒有時間在進行充分的臨床驗證了,父親既是志願者,又是第一批接受治療的患者。如果說第一點很困難,那潘神發愁的第二點簡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了。
第二點,就是特效藥的來源,她知道許天城可以搞到一些特效藥,但是並不是合法渠道,藥監局絕不會批准一種在國外都沒有經過釋放程式的進口藥品以合法渠道流入國內。
越想越悶,自己好容易研製出來了一個龐然大物,居然沒有用武之地,這讓她苦惱不已。
王教授與工廠老闆談完後續交付計劃,走過來看到一臉愁雲的潘神,開口問道:“小潘,事情搞定了,後續你都不用管了,我看你有什麼心事,跟叔叔說說吧!是不是擔心你父親?”
“王叔叔,你知道我父親的病情了?他告訴你的?”
王教授這才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潘校長並沒有親口告訴教授自己患病的訊息,這個訊息是從1號口中得知,但此時不能露餡,便忙扯謊道:“小潘,你不要太擔心了。你爸這事……唉,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就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了。”
王教授繼續岔開話題道:“我們現在最緊急的事情就是把你這臺原型機除錯好,從運輸到位,到除錯完成,這估計也得五六天時間。”
“王叔叔,那辛苦你幫忙協調資源吧!”
“你放心,這臺機器的位置已經敲定了,放到你們系新教學樓一樓。你們系的領導也答應在一樓劃出一片隔離區域進行臨床實驗用,這些事情我來協調。”教授答道。
“我還有兩件事不太放心。”
“你說吧!”
“第一批志願者的招募問題,還有特效藥來源的問題。”
“這個嘛,志願者肯定容易些。特效藥的話,我也愛莫能助了……”
潘神沉默許久,把想讓自己父親,也就是潘校長回國,參加第一批志願者進行實驗性治療的想法告訴了教授。
教授沉思一會兒,說:“如果潘校長要參加這個計劃,那這臺機器放在我們學校是不是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