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驚訝得看著這輛破舊腳踏車,往事一下子湧進腦袋裡。這些陳年舊事,彷彿從這輛腳踏車上跳起來,向志平撲面而來,他睜大著眼睛,張大著嘴巴,呆立良久,伸手摸了一下這輛車的車架。
車架上印著“nago”,字跡斑駁了。
志平自己的公路車也是這個品牌,大名鼎鼎的梅花牌,雖然是二手的,也花了1萬多元,志平剛工作1年的時候狠心買了一輛。他媽媽無法理解這麼一輛普普通通的車到底值在哪裡,埋怨了好久。志平無法說服他,只好讓他媽媽騎上車自己試試,蹬一下地面感受一下。然後車子滑行的距離、時長和平穩性遠遠超過了她的想象。
下車後她承認貴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志平買它不光是為了其優越的效能。
而眼前這輛更舊更老更不起眼的,貌似國產大28的腳踏車,價值就更不得了了,全國不超過5輛。
眼前這輛,很有可能是在志平初中的時候試騎過的那一輛。
這輛車的車架產自是上世紀90年代,用的是碳纖維材料。那個時代國內碳纖維材料的民間應用幾乎為零,而國外對於這種材料的應用已經大量滲透到現代體育產業中,從釣魚竿,到網球拍,從邁克爾喬丹腳上的籃球鞋底,到高強度超輕腳踏車架。梅花腳踏車的車架也已經應用了這種超輕的材料替代手工鋼車架。在那個剛剛開始敞開懷抱擁抱世界的年代,國內普通百姓看到這些新鮮玩意一定會覺得奇妙、歎為觀止。
這輛車當年不是透過正常渠道流入國內,而是海關查扣的走私貨,本來應該是當年上層人群的玩物。
但是這個價值不菲,普通人家無法觸碰的玩物,最終落到了志平的一個好朋友手上。
它成了那位好友的代步工具,車子外形復古,同齡人中沒引起注意,但是志平卻深深體驗過它的優越效能。兩人騎車比速度,志平總被落下誇張的距離,換車比試,結果就反過來。
不出意外,許城市裡應該就這一輛吧。後來這車居然輾轉進到了淮海大學,也不知道在誰的名下。看樣子保養的並不太好。
這輛車的主人現在正在距志平直線距離幾百米的體育館內,在乒乓球桌上拼殺。
這是教職工男子決賽的第二局比賽。王教授在前幾日的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打進決賽。
決賽吸引了數量不小的觀眾,作為國球,乒乓球在淮海大學校園風靡多年。
在輕鬆拿下首局之後,王教授在這一局陷入麻煩。
對手姓孫,比他年輕十幾歲,是生物醫學工程系的講師。正值體能充沛,技術成熟的黃金年齡。打法兇狠,使用難度極高的展腕式反旋轉發球,發球得分率高的嚇人,正手反應奇快無比,能拉超高難度球。缺點是反手略弱,臺內球的旋轉不夠。
王教授第一局有運氣加持,輕鬆拿下。
第二局大家適應對方技術特點後,目前旗鼓相當,王教授8:7領先一球。
對方的第二個發球過來,速度很快,王教授稍一走神,接飛了。
他吐一口氣,果然年紀大了,專注力會略有下降。
他接過球,準備發球。對手俯下身子,眼睛死死盯著教授的球拍。
教授向手心吹了一口氣,看了一眼對手。
放低重心,用了一個對手慣用的發球,教授想用這個技術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但這不是教授常練習的發球,因此發出的質量一般,打在對方反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