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翻拍一些爛片,比如說《捉妖記2》那種,那還不如自個來。
事實上,自從周明生出這個想法之後,其實結果已經明瞭。
“那就看看,我和真正的名導到底有沒有差距!”
一旦做出決定,周明也不再猶豫,只不過要拍攝什麼電影,卻是難以決定。
先不說故事的問題,光是要選擇拍攝什麼樣的題材,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決定的。
周明想著,先等一等,等他把想法理順了再說。
周明在思考著,究竟要拍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是史詩大片,還是神話傳說?
說實話,烏爾善的想法挺不錯的,搞一個系列片,拍攝《封神演義》。
按理來說,烏爾善搶走了周明的《鬼吹燈》,他又把《封神》搶過來也不過分。
就算不拍封神,那麼《山海經》,甚至各種神話故事,其實也不是不能拍。
尤其是這些年流行的網路小說,像什麼洪荒故事,其實也挺適合搞大片的。
真不行拍個龍鳳初劫,就玩特效,就玩各種場面,也不太會失敗。
畢竟這種只講特效和大場面的電影,只要特效足夠精彩,故事倒是沒問題。
……
一時之間,周明還真是沒能做出決定,而時間已經來到一月份。
1月1日,也就是新年第一天,乘著元旦假期,《起跑線》上映了。
雖然是周明的工具人,還是公司的股東之一,不過呢,龐廣還真沒有多少牌面。
沒辦法,前有《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後有《美人魚》,起跑線的檔期是挺慘的。
唯一得好訊息就是,有一個元旦假期,而且寒假到來,估計還能漲一波票房。
尤其是對於《起跑線》的宣傳,天明影視更是一個勁的讓家長帶著孩子看電影。
這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故事。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一箇中產的商店小老闆,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學校的故事。
為了能夠讓孩子上最頂尖的私立學校,他們一家人可以毫不猶豫的花錢,也可以扮成外來打工的農民工,賺取同情。
起跑線,顧名思義,我們不是常說這麼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電影中的主人公,雷正興一家就是這麼想的,他們父妻倆認為,之所以只能開一個小商店維生,就是因為當初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沒錯,因為同樣的故事在國內時刻上演著,教育資源的分配問題。
學區房不就是這麼搞出來的?
尤其是自古以來,國人對於教育的重視,哪怕在世界範圍,都是難以比擬的。
為了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挑選學校只是小事,各種培訓班,各種技能培訓,更是絡繹不絕。
……
說實話,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有共鳴的故事,所以上映第一天,票房直接爆炸。
單日票房1.1億,哪怕是元旦節,哪怕是放假,這個成績還是讓人震驚不已。
如果僅僅是如此,那你就太小看《起跑線》的轟動效應了。
尤其是在目前的電影市場,單日票房破億,說實話,真算不了什麼。
元旦期間的三天時間,《起跑線》的票房直接突破4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