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被罵,而且是被破口大罵,還是毫不留情那種。
好在鄧潮和孫麗也算是老江湖,要是換一個新人,估計得被罵哭。
而且,兩人也有不少粉絲,還有大量的粉絲支援,倒是讓二人好受一些。
只能說,這部電影也不是一樣好處沒有,至少看電影的時候讓觀眾笑了。
對於觀眾而言,這就足夠了!
說什麼低口碑高票房的,其實就是圈子裡這些人,無非是嫉妒了。
《惡棍天使》的票房高,那就意味著他們自家的票房低。
如果說攻擊一下《惡棍天使》,能夠讓自家電影的票房更高一些,他自然不會客氣。
“有朋友說該片比《分手大師》還爛,我曾表示懷疑,但看到第25分鐘,我確認這一點了。如果這樣的影片票房還不撲街,中國電影就沒有希望了。”
“原來並不討厭鄧超,況且他在《烈日》中有幾場戲非常驚豔,但他這樣無底線圈錢,讓我不得不拉黑他了。”
“低口碑高票房,華國電影的出路在哪裡?觀眾的選擇又是為什麼?”
……
這不,已經有人拉大虎扯大皮了,似乎《惡棍天使》一部電影就要毀了華國電影。
這話不算錯,畢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有電影都不要求質量,那電影市場的結局可想而知。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口號喊的響亮,不過呢,絕對是危言聳聽。
如果一部電影就能拖垮華語電影,那麼這樣的電影市場還能有什麼期待?
更何況,電影市場上的爛片又不只是這麼一部,之所以盯上《惡棍天使》,只因為他票房好。
不得不說,天明影視的操作是真的優秀,把《惡棍天使》讓給了新時代影視公司。
就算要罵,那被罵的也是新時代影視公司,天明影視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口碑。
原本,有的影視公司還不明白,天明影視的如何要如此支援新時代,現在明白了,這完全是為了打造一個衛星公司。
除了《惡棍天使》之外,新時代影視公司還有一系列作品,似乎都和流量藝人有關。
這就讓各大影視公司有點整不明白,流量藝人這麼賺錢,難道他不香嗎?
當然,也有些人逐漸明白過來,尤其是看著兩大影視公司不同的作品。
天明影視出品《鬼吹燈之尋龍訣》,新時代影視出品《惡棍天使》;天明影視出品《琅琊榜》,新時代影視出品《擇天記》。
天明影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口碑爆火的作品,成績也好的讓人眼紅。
至於說新時代影視,作品的熱度極高,收視率也非常不錯,只可惜口碑不行。
與此同時,“天明出品,必屬精品”的口號越來越響亮,甚至成為了定律。
可事實上,兩大影視公司之間的關係其實親密無比,說是一家公司也不奇怪。
可是呢,完全沒有人這麼認為,因為這就是兩家公司。
各大影視公司,哪怕後知後覺的人,也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天明影視這完全是既想賺錢,又想維護口碑,典型的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
各大影視公司不是不知道流量藝人和流量經濟的危害,可誰也沒想到還能這麼玩?
別看一個個的都在鄙視天明影視,事實上,誰的動作也不比誰慢。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