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有瑕疵,不過演員真不錯,徐錚和王寶牆非常入味的演出,還有秦海璐的演技,真沒得說。”
“內容減分,表演加分,有些刻意的追尋港片情懷,可是真沒感受到太多。”
……
這便是影評人給出的評價,從評分上,更是可見一斑。
7.1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很可能會低於7分。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作為商業片,這個評分也還算不錯。
只不過呢,這部電影始終還是有些不足,這是無可置疑的。
無論是刻意的煽情,還是過於的突出港片情懷,都有些矯枉過正。
只能說,徐錚犯了大多數導演都會犯的毛病,那就是窮講究。
這些人,還有一個叫法,那就是文藝人,總覺得拍電影就是要表達些什麼。
導演有表達的慾望,這是好事,可是呢,在此之前,還要有清醒的認知。
你如果想表達思想,那必然就要在市場上有所放棄。
就好像第五代導演,別看周明經常懟人家,可人家的確做的不錯。
很努力的在表達著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哪怕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看。
市場和思想,這是必須要有取捨的,就好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可是呢,很多導演就是這麼自信,魚與熊掌,他都想要。
徐錚在拍攝《港囧》的時候就是這樣想的,他總覺得,他要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導演。
只可惜,想象和做起來,那是截然不同的,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別說是半路出家的徐錚,就算是諸多專業導演,也做不到這一步。
只可惜,每個導演都有每個導演的想法,旁人沒法勸說。
總的來說,《港囧》還算是合格的作品,畢竟徐錚還算清醒,沒有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再加上《囧系列》一如既往保持的口碑,這才沒有遭遇滑鐵盧。
這裡,周明得自我表揚一下,《港囧》延續了囧系列,而不是另起爐灶。
原時空的《港囧》,因為棄用王寶牆,啟用寶貝兒,其實已經換了風格口味。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港囧》,換上王寶牆,連原時空的劇本都要變。
不過,其他先別說,先說《港囧》的成績,畢竟這才是最重要的。
首日票房2.1億,只能說這個成績還在意料之中,沒有辜負《囧系列》的人氣。
而首映2.1億的票房,雖然沒能打破《長城》的首日票房記錄,卻也暫時位居第二名。
而接下來的週末,《港囧》可謂是越戰越勇,在不斷的收割票房。
整個電影市場上,《港囧》可謂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一個對手都沒有。
而在週六的時候,《港囧》票房一舉突破2.45億,剛剛重新整理《長城》保持的單日票房記錄。
週日的時候,《港囧》票房依舊保持著2億以上,首週末三天,票房高達6.8億。
這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記錄,首週末三天票房記錄。
要知道,這可是在眾多對手夾擊下取得的成績。
沒有電影是《港囧》的對手,並不意味著電影市場上沒電影可看。
比如說《一代宗師》,還有好萊塢大片《霍位元人》,以及《博物館奇妙夜3》。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