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根本一點都不現實,所謂監控每一筆錢,無非是一筆賬罷了。
華國人做賬做了幾千年,還能沒有辦法了?
再退一萬步,作為慈善資源的管理機構,慈善機構能動手腳的地方太多了。
就比如說,發點福利,又或者,機構進行點添置之類的。
真要如此,社會上那麼多苦難的人,怎麼總是看不到慈善機構的身影?
別說什麼制度,也別說什麼程式。
大家都看到的,需要幫助的人沒有得到幫助,那看不到的呢?
“周總,你的意思是?”
“我想自己搞慈善,反正每年都花那麼多錢,那不如我們自己搞。”
對於周明的突發奇想,杜牧早就有些適應,可現在還是有些為難。
“周總,這事可不容易做!”
說白了,除了那些短期的,靠著大家熱情去搞的慈善活動,大多數慈善機構都是有貓膩的,或大或小罷了。
更重要的是,慈善這種事,做好了是應該的,能得到點誇讚;可做差了,那就等著口誅筆伐吧!
“我知道,至少現在的我們是想認真做慈善,如果真有一天,這個慈善機構變質了,那就解散它!”
聽到周明的話,杜牧也沒有再反對,所有的慈善機構,一開始的目的都是很純粹的。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理想的消磨,隨著利益的糾纏,或許會變質。
可是,正如周明所說的那樣,此時此刻,他們只想做好事。
慈善機構的成立,說實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畢竟,雖然都是幫助人,可從某種角度而言,有些虎口奪食的意思。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多少有些問題。
只不過,如今的天明影視也不是小企業,周明的影響力更是不差。
周明走了電影局的路子,甚至找上了宣傳部門,正式成立天明慈善基金會。
天明影視先行投入2000萬資金,用以成立慈善基金,而《二十二》的票房分成,將會後續投入。
關於慈善基金的負責人,周明肯定不行,他沒那麼多時間。
而且做慈善,也是需要專業的,最好能找到專業的人才。
董事長需要專業人才,那麼天明影視的負責人,將會進入監事會和理事會,也就是主要進行監督。
至於《二十二》的票房分成該如何使用,周明也想過。
其中一部分,肯定要用來改善倖存老人的生活環境,這是絕對的。
不過呢,不是以報酬的名義,而是以慈善捐助的名義。
因為天明影視在拍攝《二十二》的時候,就有過準備。
這是一部公益性質的紀錄片,所以沒有片酬,那些老人也是如此。
當然,話雖如此,可是在拍攝過程中,天明影視也在物質上給予一定的慰問。
而天明影視把《二十二》的所有收益投入慈善基金,誰也沒有藉口再針對天明影視。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