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原時空,先是《大聖歸來》,著實把國人驚豔了一把。
在上映初期,以10不到的排片,硬生生的後來居上,拿到了9.5億票房。
這是什麼概念?
《老炮兒》也不過9億出頭,《唐人街探案》更是隻有區區8億。
可以這麼說,《大聖歸來》是成功的,而且是絕無僅有的成功。
不止如此,逆襲往往意味著傳奇,而《大聖歸來》真的是傳奇。
《大聖歸來》的成功,正式奠定了國內動畫電影的又一次崛起。
這算是一個里程碑,是《大聖歸來》告訴所有人,國產動畫電影也不差。
接下來則是一個小高潮,《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顛覆了無數人的認知。
49億的票房,簡直讓所有影視行業從業人員,真正意識到動畫電影的威力。
可是,正如周明此前所說的,動畫電影的再次崛起,寄託了太多的情懷。
不只是從業人員的情懷,同樣也有觀眾的情懷,誰又不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
可是呢,再等到《封神之姜子牙》,國產動畫電影迎來了滑鐵盧。
要知道,那可是《哪吒》剛剛暴走不久,《姜子牙》更是有著哪吒和大聖幫忙宣傳。
可是呢,《姜子牙》最後的票房,不過是區區16億而已。
五年的時光差距,從9億變成16億,說實話,基本上沒什麼進步。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多,可主要的,周明認為有兩個,一個是觀眾的情懷耗盡了。
就像周星星那樣,把欠了的那張電影票還了,今後我想怎麼噴你,就怎麼噴你。
在這個地方,同樣如此,情懷耗盡,可是你的電影,卻沒什麼長進,那我憑什麼支援?
至於說那些叫囂著支援國產電影的人,純粹就是耍流氓。
你真把電影給拍好了,我自然會支援,既然拍不好,你有什麼臉開口?
另外一個,國產動畫電影進步很大,可從技術上、劇情上,還有故事結果上,依舊和好萊塢差距不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那就是《姜子牙》的質量缺陷。
不知道導演怎麼想的,掛著《封神》的羊頭,不知道在賣誰的狗肉?
《封神》中那麼多可以拍的故事,你偏偏要玩《封神》之後的故事,偏偏還找了姜子牙。
或許,導演會覺得,姜子牙助周滅商,功勳自然是極大的。
可是到頭來,所有人登上了封神榜,唯有他成為失意人。
就好像申公豹封神之後所說的那樣:姜子牙,縱然我申公豹不能成正果,也不能享受榮華富貴,但我是一個神仙,可你呢?你百年之後可沒有神仙好封啦!
很多導演,都有這樣的習慣,總覺得悲劇性的角色,往往能夠挖掘更多的東西。
可是導演,你把姜子牙和蘇妲己弄一塊是什麼意思?
諸多方面的原因,最終讓《姜子牙》迎來滑鐵盧。
正如田曉鵬所說的那樣,國產動畫電影大有可為,可同樣的,困難也不少。
“田導說的不錯,我也是這麼覺得的,所以才選擇投資《大聖歸來》。
不過,我也知道,想要國產動畫電影真正發展起來,需要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