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批判,周明不太會在意,可如果有人藉此推波助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還真別說,有人就靠著這樣的說法,不斷的在對《士兵》進行負面宣傳。
尤其是在如今的國情之下,國人的自信心雖然增強了,可依舊有那麼一部分人崇洋媚外。
而周明的做法,又實在不符合一些青年人無知無畏的心思。
因為叛逆心理的存在,這些少年人就覺得要批判,批判現實,批判各種。
只要是吹捧,那就是一例的奸臣賊子,軟骨頭。
這樣的氛圍甚至有些超出了周明的意料,這不,週一的時候,單日票房只有5200萬。
超過50的跌幅,這在周明的電影中,可是非常少見的。
這其中固然有工作日到來,觀影人數減少的原因,可輿論的原因也是其中之一。
沒辦法,這樣的呼聲,在如今的形勢下,的確還有不弱的生存土壤。
周明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也憤青過,也憤懣過。
可是,真正經歷過後世的人才明白,此生不悔入華夏!
尤其是8年以後,國內國外兩重天,一邊艱難困苦,榮辱與共,一邊生死兩難。
尤其是那個被很多人視為天堂的米國,說一句水深火熱也不奇怪。
當然,除了有一個奇葩領導人外,也是因為米國人作死。
當時不是有很多人說,他們要自由,所以只能選擇死亡!
不只是普通觀眾,這不,又有人竄出來了,還是幾個有頭有臉的人。
比如說陸釧:“我知道周明,其實光看他的電影就知道,最適合的官方導演。
像他這樣的人,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並不奇怪,畢竟有人希望他能成功。”
陸釧的身份在那裡,說出來的話,自然能夠引發無數的關注。
尤其是順著如今的輿論,一副要把周明打上官方標籤的樣子,更是順了不少人的心。
果不其然,這陸釧剛開口,另一邊,一個個全都跳了出來。
劉邱:“想成為國家導演,不是那麼容易的。”
劉傑:“都說我們是體制內的導演,實際上,有些人才是體制內的體制導演。”
不只是這些人,就連馮小剛也湊了上來:“這部電影,的確有些過頭了,當然,周導還年輕,我們要允許年輕人犯錯誤!”
……
如果說一開始的,比如說劉傑等人,純粹是為了針對周明。
那麼馮小剛這種,純粹是為了湊熱鬧,既宣傳電影,又能搞事情。
當然,這離不開陸釧,因為周明的這部《士兵》,純粹是在反駁《南京南京》。
更不要說,前不久的首映禮上,周明若有若無的忽視《王的盛宴》,更是讓陸釧惱火。
可以這麼說,兩人之間算得上新仇舊恨,而且是仇恨似乎。
早在當初周明和劉安和的事上,兩人邊對上過,更不要說後來這麼多事。
想當年,陸釧可是被人為新生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別說是其他人,就算是甯浩,當初因為《瘋狂的石頭》大出風頭,也要弱他一頭。
可是呢,周明橫空出世,瞬間擊碎了他的一切。
尤其是周明的年齡,更是讓他再也不好意思說出青年導演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