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根基是什麼?劇本。
在好萊塢,一部電影能否開拍,除了導演和演員外,劇本才是最重要的。
而編劇,在劇組中的地位也非常高,沒有編劇同意,劇本一個字都不能改。
所以,一部劇本的好壞,這便是電影公司決定是否籌備電影的最關鍵因素。
就算沒有周明,光是看著《星際穿越》的劇本,兩位影視公司的總裁,便決定投資。
更不要說,還有周明加盟,連續兩部電影,全球票房超10億米金,這是什麼概念?
再加上精良的劇本,喬恩和卡特甚至確信,這部電影的票房不會低於7億米金。
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註定大賺的電影,二人都沒有猶豫的必要。
電影的籌備工作迅速開展,首先是自然是劇本的完善,這自然有周明負責。
至於喬恩和卡特,則是負責電影的具體籌備工作,包括拍攝地點,還有諸多需要準備的東西。
至於特效,二人都沒有同意把特效全部交給明煌映像。
看得出來,二者有些忌憚,或者說,這是整個好萊塢特別的針對。
透過上一次,《地心引力》中,明煌映像在特效方面已經展示出不弱的水平。
更重要的,好萊塢的特效公司感受到了威脅,尤其是在《地心引力》中的合作。
高效、水平不錯、再加上相對低廉的價格,工業光魔感受到了挑戰。
既然如此,那周明也沒有客氣,尤其是在導演片酬上。
4000萬米金,還有15的票房利潤分成,這個價格只能說正常。
好萊塢擁有的只是短期記憶,他們只記得你最近三部電影的成績,而不是曾經。
這麼說好了,彼得傑克遜在拍攝《指環王》的時候,片酬是2000萬米金,外加20的票房分成。
還有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隨著《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全球票房破10億,他的片酬也是水漲船高。
據說,下一部新片,他的片酬收入將達到2000萬米金,還有20的票房利潤分成。
當然,在這裡彼得傑克遜和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利潤分成,指的都只是北美。
在全球票房的收入上,他們是沒有分成的,周明卻不一樣。
連續取得的成績,在片酬上,他已經爭取到了不一樣的地位。
更何況,在全球範圍內,周明的號召力的確不差,尤其是亞洲地區。
事實上,原本週明的想法是,3000萬的固定片酬,外加20的利潤分成,結果獅門和環球沒同意。
沒辦法,在電影票房這方面,還有利潤率上,雙方比周明還有信心。
在《地心引力》的時候,周明的總片酬也不過2700萬,如今光是固定片酬都不止。
好萊塢就是這麼現實,只要你的電影夠好,關注夠高,片酬根本不是問題。
按照好萊塢的思維,高投入,意味著高回報,所以周明片酬高,那也是正常的。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