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不是談判專家,談判這種事,還是得著專業的人才。
由大衛帶頭,明朝影視的工作人員直接參與談判工作,當然股份還是周明個人的。
好在雙方的合作基礎深厚,大方向明確,小細節上的談判很順利。
頂峰娛樂的價值不低,若非因為沉重的負債,估值還要更高。
這一次,獅門收購頂峰娛樂,給出的估值是2億米金,這個價格實在不高。
只不過呢,獅門還會接手頂峰娛樂如今將近5個億的負債。
至於獅門,對於公司得估值更是高達30億米金,當然,這是不考慮負債和借貸的情況。
別看好萊塢的公司,一個個估值高的飛起,實際上估值高的同時,負債也高。
在經過數次商討以後,最終周明以頂峰娛樂36的股份,置換獅門11的股份。
11的股份,哪怕是在獅門股東會,也是排名前3的大股東。
這算是一次雙贏的合作,周明當初投資頂峰娛樂,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收益。
而這一次,得到獅門的股份之後,更是讓他在好萊塢擁有足夠的根基。
獅門同樣如此,收購頂峰娛樂,兩家最頂尖的獨立電影商合併,讓他們實力大增。
而接納周明進入股東會,好處也是肉眼可見的,獅門已經成為《地心引力》的發行方之一。
目前還只是發行方,不過很快,相信獅門也能夠成為製片方。
獅門收購頂峰娛樂,自然是好萊塢的大事件,相較而言,周明的事就不是那麼惹人關注。
畢竟獅門雖然收購了頂峰娛樂,也只是較大的獨立電影商,依舊威脅不到好萊塢六大。
而周明,更只是獅門十幾位股東中的一位,完全影響不到獅門的決策。
相較於米國的漠不關心,國內倒是有些動靜,畢竟頂峰娛樂的名字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尤其是周明的多部電影,主要是海外發行,基本上都和頂峰娛樂有聯絡。
大多數人都知道,周明是頂峰娛樂的股東,具體持股多少,知道的卻不多。
所以,當頂峰娛樂被收購,而他作為頂峰娛樂最大股東的訊息也被披露。
“華國進軍好萊塢的關鍵一步被獅門破壞!”
“獅門強制收購,周明無可奈何!”
“好萊塢的大門再次向華人封閉。”
……
也不知道,各大媒體究竟瞭解多少內情,反正不妨礙他們大肆報道。
尤其是標題,要怎麼誇張就怎麼來,看得出,震驚體向來是媒體界的傳統。
甚至還搞出一副華人投資好萊塢,卻被好萊塢針對的形象。
畢竟在這個時期,崇洋媚外的思想很濃郁,尤其是對米國。
進軍好萊塢,加入好萊塢,幾乎是整個電影行業的終極目標。
否則,也不會有日後各大企業紛紛投資好萊塢影視行業的事發生。
如今,果然好不容易在好萊塢有所發展,卻又被收購,這事自然引發極大的關注。
不只是行業內部,和各大媒體,就算是網友們,對此也關心不已。
“周明竟然是頂峰娛樂的大股東?那這幾年怎麼不幫著華語電影進入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