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成可不管這麼多,誰不知道周明不只是導演,也是非常優秀的編劇。
就不說周明自己的電影,基本上是自編自導,就連給其他人寫的劇本也不差。
《驢得水》、《天才槍手》,還有《颶風營救》,不只是型別多樣,更重要的是,真的出彩。
只不過呢,鄭海成卻是好好研究過周明的劇本,尤其是加入天明影視,自然是機會多多。
他覺得,周明的編劇功底,只能說一般,當然,這是相對於頂尖編劇而言。
怎麼說呢?
周明有好的想法,有好的創意,他的劇本更多的是以創意取勝,文字功底只能算普通。
而且,鄭海成也知道,大多數時候,周明只是給出大綱,完整的劇本由他們編劇部門補充。
說白了,那就是周明講故事,包括具體的劇情和走向,而他們進行文字敘述。
不過,話又說回來,電影本身就是映像作品,而不是文學作品。
你文學功底再深厚,基本功再紮實,寫出來的劇本照樣沒人看。
劇本,也不是給人看的,而是導演進行影視創作的根基。
所以,一名好的導演,能夠把劇本中的事件表現出來就夠了。
而像周明這樣,腦海中思想天馬行空,能夠創作故事,還有非常有創意的故事,已經非常難得。
就像他鄭海成,腦子實在是太平凡,完全沒法想出好故事,白瞎了這身本事。
所以,看到周明出現在編劇部門,第一時間便想到劇本,尤其是周明準備拿出來的好劇本。
雖然他沒想象力,可是有基本功就行,絕對能把周明的劇本補充完成。
到時候電影上映,編劇後面少不得要有他的名字,哪怕不是第一個。
要知道,對周明的劇本進行修改,可是一個搶手貨,就算他是負責人,也得搶。
當然,必須要寫好,如果寫的不夠好,後面還有一大群人等人呢。
群策群力的辦法更實用,不過呢,就算是一個部門的,也得有帶頭的不是。
也就是周明不知道鄭海成的想法,否則的話,說不定會有的小尷尬。
當然,也就是一點點,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至於說為什麼?
他抄都抄成天才了,難道還會介意別人的一點點看法?也太小看周明的臉皮了。
“有一個劇本,我這隻有大綱,需要你們把他補充好,儘快吧,爭取一個月內完成劇本。”
看著這位師兄越來越興奮的深思,內心更是自嗨起來,他也是沒有辦法。
算了,也就是自嗨而已,只要能把編劇部門的工作做好就行。
事實上,編劇部門的工作挺簡單的,就是一群悶頭寫劇本的人。
在周明看來,比他們還有枯燥無聊的,估計也就是程式猿還能比一比。
鄭海成看著手中的劇本,稍稍有些意外,竟然是一個回到過去的故事。
這個題材算不上新穎,畢竟已經有人拍攝過,而且還不少。
只不過呢,國內倒是真的沒有正經拍攝過,尤其是拍攝的不錯的那種。
看到這裡,鄭海成邊明白,周明這是要打造一個旗艦版的回到過去類故事。
而且這也不是真正回到過去,而是返老還童,老邁的心理和年輕身體的碰撞,還有不同時代思維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