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侏羅紀公園》畢竟是90年代的作品,而且還是初期的特效製作。
放在當時,自然是跨時代的作品,尤其是特效方面,斯皮爾伯格向來拿手。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進步,特效技術早就更新換代,曾經的電影特效未免過於的粗糙。
尤其是隨著畫質越來越清晰,在高畫質螢幕上,任何一點小瑕疵都會暴露在觀眾眼前。
由於特效不能滿足要求,電影拍攝過程中,甚至要使用道具製作的恐龍來完成拍攝。
而為了彌補製作上的差距,甚至要透過下大雨的環境,來掩飾特效上的粗糙。
沒錯,為什麼電影中老是下雨,而且是,特別是在恐龍出現的情況下。
不是因為恐龍出現帶來了,而是因為暴雨要掩飾特效上的不足。
事實上,原時空中電影最大的不足,其實是暴風雨的情況下,光線過於暗淡。
而現在,沒有特效上的限制,完全可以減少暴風雨和黑夜的環境。
如今,霸王龍的特效已經完成部分,有了這個樣板,接下來的工作並不算太難。
而接下來,還有迅龍的特效,這種恐龍就是侏羅紀世界的狼群。
成群結隊的迅龍捕食獵物,由於體積更小,動作更靈活,製作的難度同樣不小。
離開了特效機房,周明又來到創作間,這裡特效公司主要研究劇本的地方。
包括侏羅紀公園的佈局,還有其中的植被,甚至恐龍的造型,都在這裡誕生。
“周總,這位是林老師,著名的古生物學家,電影中恐龍的造型確定,幸虧有林老師幫忙。”
這是周明特意提出的要求,聘請林老師這位大學教授作為專家顧問,幫忙解決問題。
他的要求很明確,《侏羅紀公園》是恐龍電影,而不是怪獸電影。
所以,電影中的恐龍必須百分百符合現實中人們對他的認知。
“林老師,你好!”
“周明導演,你好,你這部電影可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以電影的形勢復活幾億年前的生物,真是了不起的創舉。”
“林老師言重了,還要多謝你的幫忙!”
……
電影中各種恐龍的造型,周明都已經見過,他畢竟是導演,最終拍板必須由他決定。
確定了恐龍的造型,就連那個時代的植被和環境也需要一一恢復。
尤其是植被,那個年代必然與如今的情況相差甚遠,而改造這一切,就需要林老師這樣的學者幫忙。
最終,自然是能夠實拍的進行實拍,實在不行的,那就只有進行特效製作。
如今會議室內討論的,正是侏羅紀時代的植被情況,當然,大多數時候是林老師在說。
而明煌映像的工作人員,則是依據林老師的敘述,確定植被的造型,還原適合於恐龍生存的環境。
畢竟幾億年前的生態,不可能恢復,重要事的是侏羅紀公園內,必須適合恐龍生存。
周明也適當的加入討論了一番,最終由他拍板決定,剩下的便是尋找適合拍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