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周明主動出席金雉獎的一個原因,組委會太給面子,一共7個提名。
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和最佳新人。
沒錯,鄧潮之所以沒和《集結號》劇組一同出席,除了和馮大剛的關係外,也是因為《華國合夥人》也提名了最佳男配。
當然,最終能夠拿到幾個大獎,那誰也不知道,反正不可能全部拿到。
“首先,自然是要感謝組委會的厚愛,其次呢,就是觀眾。
觀眾,很簡單的一個詞,那就是看電影的人,而導演則是拍電影的人。
導演拍好電影,而觀眾能夠接受,這便是一部電影拍攝的意義。”
小小的諷刺了一下某些文藝片,文藝片並不意味著看不懂,而是純粹的沒拍明白。
主持人自然聽出來周明的話,可他不是記者,自然不會想著大新聞而搞事。
“這次周導也提名了最佳導演,不知周明有信心嗎?”
周明笑道:“我有信心也沒用,主要還是要看組委會認不認可。”
內部訊息,最佳導演就不用想了,最近影片倒是有可能。
畢竟是上一部影史票房冠軍,更是打破了《泰坦尼克號》十多年的封鎖。
無論是從電影質量,還是對華語電影的意義來說,都值得最佳影片。
只不過,不同於好萊塢製片人制度,國內的導演中心制,讓人更加看重最佳導演。
至少從某個角度而言,最佳導演是對一名導演的認可,與最佳影片的意義有些不同。
“那鄧潮呢?你可是兩部電影提名的最佳男配角,《華國合夥人》和《集結號》,有信心嗎?”
“第一次提名,挺緊張的,機會有一些,不過平常心就好。”
如今的鄧潮,還不是後來的逗比模樣,說起話來還是挺正經的,尤其是在外面。
“小明呢?這次可是提名影帝啊!有沒有信心把影帝拿下。”
“不敢,不敢……面對諸位前輩,我還有很多不足,盡力了就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別看這傢伙說的客氣,暗地裡卻不知道使了多少勁,而且看樣子分明的信心十足。
……
誰都沒有放過,包括攝影師何方,還有美術師劉和平都接受了採訪,或一個問題,或兩個問題。
難怪這次組委會準備的入場儀式這麼早,光是這段訪問,便要耽擱不少時間。
終於來到現場,有的現場嘉賓已經到了好一會,幸虧有不少熟人可以閒聊。
不得不說,組委會搞的安排,實在是太隨意了,就和它的舉辦地一樣,想起去哪就去哪。
好在周明等人出場時間比較晚,倒是不用等太久。
“周導,你來了。”
“博哥,你這是早到了,看你這一臉開心的樣子,有把握?”
黃博也提名了最佳男配角,說起來,還和鄧潮有些競爭。
這不,一聽周明這麼說,鄧潮也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打算聽一聽。
黃博笑道:“我就是什麼希望都不抱,這才能輕鬆自在。”
……
“周導,你好!”
“周導,我是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