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我現在可以確定,的確是有水軍在抹黑《第九區》,天明影視崛起侵佔了不少人的利益。
我會盡可能想辦法消除媒體的影響,可豆辨的評分一落千丈,怕是有些麻煩。”
影視圈就這麼大,有利益衝突的有哪些,周明不可能不知道。
不過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顯然不只是國內影視圈,估計還有其他人。
周明的電影中不使用香江演員,而他更是從不出席金馬獎,不難想象有哪些人在攪渾水。
周明問道:“有沒有和豆辨溝透過?”
“溝通了,不過他們以不干涉影迷為由,拒絕刪除惡意評分。”
狗屁的不干涉自由,某些電影上映的時候,豆辨可是直接失去打分功能的。
倒不是說他們就有什麼目的,可明擺著是在為難天明影視,那周明也不會客氣。
“讓貓眼那邊立刻開通評分功能。”
在原時空,貓眼電影也有評分系統,只不過相較於豆辨,更加的隨意。
以及說那是一個評分系統,不如說是觀眾喜愛程度,沒有專業的分析,就是純粹的喜不喜歡。
這樣的好處是能夠吸引更多觀眾打分,可缺點是不夠威嚴,公信力不足。
既然知道這樣的情況,周明自然會解決,原本還想著和豆辨各玩各的,既然如此,那他也不客氣了。
貓眼的評分系統將分為兩塊,一個是觀眾喜愛度評分,還有一個是專業電影打分。
所有人都能在喜愛度上評分,而專業評分,則需要購買過該電影的電影票,並且等級達到十級以上。
這樣既保證了沒有看過電影的觀眾不能隨意打分,也保證了評分的公正性。
至於說會減少影迷的參與度,說實話,周明一點都不擔心。
就算是影響,也只是一時的,等到移動支付時代到來,他絕對能搶佔先機。
經過天明影視,還有博納和華影的努力,媒體上的聲音略有減弱。
不過關於《第九區》的評論,卻不再是一邊倒的支援,而是諸多汙衊。
倒不是周明有什麼想法,就不準《第九區》有差評,可問題是你總得看電影啊!
“《第九區》號召大家做地球奸。”
“賣家,賣國,現在連地球都能賣。”
“那些外星人太噁心了,看得我晚飯都吃不下去。”
……
像是這樣的言論,周明看了都不想說話,更不想辯解,懶得計較。
可是你真的不去辯解,說不定就真有影迷認為,這就是《第九區》。
事情就是這麼的無奈。
就在周明愁眉不展之際,一個遠隔重洋的電話打來,瞬間讓周明有了信心。
正是威克的電話,晚了一個星期的《第九區》終於要上映了。
只要北米那邊的票房和口碑出爐,周明估計就能堵著那群水軍的嘴。
沒錯,現實就是這麼的無奈,觀眾更願意相信米國人的評價,而是自己人的判斷。
而與此同時,包括日苯在內的亞洲地區,《第九區》相繼上映,而且票房飄紅。
在翰國,本週超過50萬人次觀看了《第九區》,排在同時段的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