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嚴嵩看著眼前的摺子,疑惑道:“他怎麼突然想去台州,這點可打聽清楚了?”
前來送信的禮部侍郎道:“這點下官還真不知道!”
嚴嵩道:“不知道難道不應該去問清楚?然後在來稟告?你光前來稟告說他想去台州,為什麼去,為何而去,去了想幹什麼,這些你都不問清楚?”
面對嚴嵩的質問,這禮部侍郎頓時頭上汗水淋漓,道:“都是下官的錯,沒有詢問清楚!”
嚴嵩冷哼一聲,道:“既然知錯了,那還不快立刻前去問清楚再來稟告?”
禮部侍郎連忙道:“下官告退。”
等他走後,嚴嵩這才再次看了看手裡的摺子,疑惑道:“去台州?這人是腦子不對還是別有目的?”
嚴世番此刻走了過來,問道:“父親?怎麼回事?”
嚴嵩把手裡的摺子遞了過去,道:“你看吧?”
嚴世番接過了摺子,仔細一看,奇怪道:“他們要去台州?”
嚴嵩道:“是啊,居然要去台州,老夫實在想不出來他們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去台州,雖說胡宗憲在那邊不斷的傳來捷報,說倭寇已經被極大的壓制,可並不代表他安全,他現在急急忙忙的跑去,那是嫌自己命太長的了?”
嚴世番思索片刻,道:“孩兒覺得應該不是,或者其中定然有其他什麼用意,只不過我們現在暫時沒搞清楚而已!”
嚴嵩道:“其他什麼用意?嗯,若是要弄清楚,此事恐怕得從他身邊人下手才行,對了,他身邊不是有兩個錦衣衛隨時跟著,派人去詢問一下,看他們是否知道。”
嚴世番點點頭,喝道:“管家!”
…………
右教教主今日想遊一下京城,要趙遠隨行,除此之外也就帶了區區兩個侍衛而已。
“國師今日怎麼有如此興致?”
趙遠笑著問道。
右教教主道::“前段時間這京城裡面居然冒出了倭寇來,老夫和二王子也一直都不敢貿然出屋子,有點老夫還是有幾分好奇,都說台州等地,朝廷已經剿滅了大量的倭寇,為什麼這倭寇還敢冒險闖入這京城?而且京城應該是防衛森嚴,怎麼連倭寇都闖入都不知道?”
趙遠聞言似乎明白了右教教主的疑問,問道:“教主是否覺得我朝即便是這京城那也是防衛疏鬆,任何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而且即便是那些倭寇,都居然潛入了接近上千人,而我朝廷都沒發現,由此可見我朝計程車兵是多麼的懶散?”
右教教主有幾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趙遠已經聽了出來。
右教教主道:“老夫實際上並非如此意思,也就有些好奇而已,畢竟這京城之地,可是整個國家的中心,自然應該重兵把守才對,而據我所知,整個京城有可也一尺被人差點打了下來。”
趙遠道:“國師是否指的便是土木堡事變之後發生的京城保衛戰?”
右教教主點頭道:“正是,既然你也是明朝人,這應該也是你們明朝最恥辱事情。”
土土木堡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的事變。當時草原上強橫的名族便是瓦剌。而土木堡是則是一個城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組成部分。
正統十四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屢次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計劃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明軍剛到達大同就接獲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已做好準備,明軍立即從大同班師東返,計劃從居庸關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大同、宣府接連失守,吳克忠與朱勇率領的兩部大軍共五六萬人,在鷂兒嶺慘敗全軍覆沒。餘下部隊移師於土木堡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投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而朱祁鎮也就成為了明朝第一個被俘虜的皇帝!
趙遠並沒有否認,而是點頭道:“國師所言甚至,而造成那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也就是一個宦官,對於朝廷而言,當時也是非常的損失。”
右教教主接著道:“後來這瓦刺大軍南下,史書上記載,最後都已經打到了京城城下?”
趙遠道:“的確是,不過畢竟他並沒有攻破這京城的城牆,當時兵部尚書于謙於大人主持的京城守衛戰,徹底的阻擋了也先計劃,守住了京城。”
當時京師二十萬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後來又組織京城的百姓,打了一場漂亮的京城守衛戰,粉碎者了也先,迫使也先放回了已經是囚犯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