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錦衣衛之臥底江湖 > 第二百五十二章 線索

第二百五十二章 線索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神農醫館 六合神劍 蟠桃修仙記 化劍長生 武林至尊養成系統 錦衣衛之臥底江湖 最強劍首 開掛吃雞俠 我老婆是大當家 無量真途 我在凡間收故事 畫地為牢:顧先生的專屬情人 錦衣密案 乘龍引 萬界第一神 傲嬌女友有點拽 墨修 洪荒鬼醫 狐妖老婆是吃貨 非常偵探

就在伯革等人吵成一團的時候,趙遠來到了出事的地方。

現場此刻一片狼藉,空氣之中瀰漫著一股皮革燒焦之後的臭味,屍體已經被清理出來,然後擺放在地上,用白布蓋著,外面的那些侍衛死了之後至少還能辨別得出來容貌,而裡面那些明朝的官員則被燒成了焦炭,根本就看不出什麼來。

本來作為案發的第一現場就應該妥善保護才行,可是事出突然,前來救火的救火,搬屍的搬屍,幾乎所有可能證據此刻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趙遠還是沒有放棄,圍著案發地方走了一遍,這一走還真有一些發現,在草叢之中發現斷掉的半截刀刃。

撿起了刀刃,趙遠又看了看周圍環境,這才離開。

入夜的時候,趙遠悄悄的來到了鐵匠鋪,找到了武岡。

一進門,武岡就道:“大人,朝廷來的那些大人出事了。”

趙遠點頭道,坐了下來,道:“是啊,一夜之間,上百號人被人殺了一個乾乾淨淨,他們被殺,我猜測應該是臨時起意,而不是早就計劃好的,這其中陷害的程度比較大。”

這點趙遠已經仔細想過,要是真想挑起明朝和兀良哈的戰鬥,無需等著他們抵達紅羅山之後才動手,那樣子危險性很大,也很容易暴露。

當然,也不排除土默特人下的手。

說著,趙遠把懷裡的半截斷刃取出了出來,道:“這是我在現場唯一找到的半截斷刃,看這樣式應該是兀良哈人所用的刀,你看下,看能不能從這刀上看出什麼來。”

武岡接過了斷刃,點點頭,朝屋內喊道:“趙一,進來!”

一個大漢聞言走了進來,看看趙遠,又看看武岡,道:“大人,掌櫃的,有什麼吩咐的?”

趙遠略微有些意外。

武岡立刻解釋道:“此人是我的心腹,也是自己人,所以也知道大人身份。”

武岡把斷刃遞了過去,道:“看著這半截斷刃,能看出什麼來。”

趙一接過了刀,仔細的看了看,道:“這刀是來自明朝。”

武岡驚訝道:“明朝?你沒看錯?”

趙一非常肯定道:“絕對沒有錯,而且掌櫃的,你看。”

趙一指著斷刃之處,道:“這可是包鋼的做法,以兀良哈現在的鑄造技藝他們可沒辦法做到這點。”

冷兵器時代,刀劍作為主要的兵器,講究的可是技藝,一柄好的劍,有時候需要花費一年或者幾年的時間。

古代最早的鍊鋼工藝流程是:先採用木炭作燃料,在爐中將鐵礦石冶煉成呈海綿狀的固體塊,待爐子冷後取出,叫塊鍊鐵。塊鍊鐵含碳量低,質地軟,雜質多,是人類早期煉得的熟鐵。再用塊鍊鐵作原料,在碳火中加熱吸碳,提高含碳量,然後經過鍛打,除掉雜質又滲進碳,從而得到鋼。這種鋼,叫塊鍊鐵滲碳鋼。

用塊鍊鐵透碳鋼製造的刀,雖然比較鋒利,但仍然達不到能夠“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程度。因為這種鋼的質量還不夠好,煉這種鋼碳滲進的多少,分佈的是否均勻,雜質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難掌握,而且生產效率極低。為了提高鋼的質量,中國古代工匠從西漢中期起發明了“百鍊鋼”的新工藝。

所謂“百鍊鋼”,就是將塊鍊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用百鍊鋼製成的刀劍質量很高。

“湅”,即是煉的意思。這是迄今為止發掘出的最早的百鍊鋼型別的產品。科學檢驗表明,這把鋼刀含碳量比較均勻,刃部經過淬水,所含雜質與現代熟鐵相似。百鍊鋼的品種繁多,見於記載的有:“五煉”、“九煉”、“卅煉”、“五十煉”、“七十二煉”及“百鍊”。煉字前面這些具體數字的特定含義,研究者一般認為是指加熱的次數,即煉了多少火。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裡敘述磁州百鍊鋼的過程,就是連續燒鍛百餘次,至斤兩不減為止。曹操曾命有司造“百辟刀”五把,在《內誡令》中稱它們為“百鍊利器”。孫權有三口寶刀,其中一口名“百鍊”。蒲元為劉備造的寶刀,上刻“七十二煉”。

到了明朝的中早期,刀劍的鑄造工藝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旋焊工藝已經相當的成功,的工匠已經完全掌握了從中西亞傳播過來的大馬士革刃的製作方法,同時予以改進,出現了旋焊嵌鋼和旋焊馬齒夾鋼等工藝。而且明代一直保持包鋼工藝,只不過多在貴重刀劍上使用。

趙遠對於這些並不知道,疑惑道:“兀良哈不是也有鐵匠,他們做不出來?”

趙一重重點點頭,道:“對,這種工藝一般直用在貴重的刀劍之上,即便是朝廷裝備的尋常刀劍上面都不會採用。”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