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後的人帶著一絲嘲諷道,“既然你來找我,自然也就知道本王的身份,那麼你以為,本王憑什麼要幫你?我祖父一心一意為了這大明的江上鞠躬盡瘁,即便沒功勞,那也有苦勞,然而最後呢,朝廷『奸』臣當道,皇帝昏庸,他落得如此一個結果,這種朝廷,這種皇帝,本王憑什麼要效力?”
夏言,也就是夏自在的祖父,在正德十二年登進士第,後任兵科給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負。明世宗繼位後,夏言疏陳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賞識。裁汰親軍及京師衛隊冗員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莊田,將其全部奪還民產。他豪邁強直,縱橫辯博,因議禮而受寵,升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累加少師、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其後被擢為首輔。嘉靖二十七年,夏言因支援收復河套,再遭嚴嵩誣陷,終被棄市處死,年六十七。
夏言的死讓夏自在耿耿於懷,因此此刻的語氣已經多少有些不善。
趙遠思索片刻,道:“梵天教最主要的一點,他們背後還有可能是吐蕃支援,到時候國內不穩,吐蕃揮軍直下,自在王以為,他們會經過自在城視而不見?”
趙遠所說的話中,最後這句才是最關鍵的!
沉『吟』片刻,趙遠接著道:“梵天教的目的就是為了擾『亂』武林,擾『亂』朝廷,而此刻朝廷沿海剿滅倭寇進展緩慢,若國內在一片混『亂』,吐蕃揮軍而下,首先要攻打的便是嘉峪關。而自在城是在去嘉峪關的必經之路上,作為一個商貿據點,這裡集聚了大量的商人,同時還有大量的財富,但作為一個軍人,自在王比起在下而言更加精通軍事,現在的自在城完全就是一座孤城。吐蕃有能力揮軍直下的時候,你這裡就是一座金庫,他們不可能看著金庫而無動於衷!到時候嘉峪關自身難保,難以出兵增援!自在王以為,這自在城能在吐蕃的大軍之下堅持多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來的路上,趙遠實際上就仔細的想過,要說服夏自在,站在朝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武林高度上來說都不行,反而會引起他的反感,要說服他最重要的還是得從他自己切身利益出發才行。
現在自在城處於吐蕃和明朝勢力範圍的夾縫之間,明朝胡總兵雖說派兵圍剿過,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逢場作戲,演給別人看,這山高皇帝遠,朝廷也可望而不可及,嚴嵩心裡也清楚,嘉峪關能鎮守穩當,還必須得讓他來,不可能因為一個對自己尚構不成威脅的夏自在而大動干戈。
吐蕃對於自在城的財富也出垂涎三尺,可若貿然出兵的話,明朝絕不可能坐視不理,此刻的明朝還是很強大,還必須得維持表面上的和平。
正因為如此,自在城才能迅速的發展起來。
可是現在的自在城即便看上去很堅固,可防衛的守軍也不過千人,和真正軍隊對抗,在沒任何援軍的情況下,能堅持一個月已經是奇蹟。
夏自在軍人出身,比起趙遠而言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
屏風背後之人沉默了片刻,旋即冷哼一聲,道:“好一張伶牙利嘴!既然你都說了,這梵天教背後可能是吐蕃支援,本王貿然出兵,豈不是得罪了吐蕃,到時候他們出兵來犯又該如何?”
趙遠沉『吟』片刻,道:“梵天教因綁架常安公主,此刻在朝廷內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吐蕃和朝廷現在可還不敢撕破臉皮,為了一個梵天教而大動干戈,豈不是表面了梵天教就是他們所支援?因此在下認為,他們只會當什麼都沒發生,也不會對自在城有所動作?”
“哼!”
屏風背後之人冷哼一聲,道:“說得輕巧,倒時候吐蕃大軍圍城,你可身處江南之地,享受美酒佳餚,好了,此事暫時不提,你若來自在城做客,本王也尊你為上賓,會好生款待!來人,送楊少俠下去休息!”
話音一落,原本應該空『蕩』『蕩』門外走出兩侍衛來,其中一人道:“楊少俠,請!”
別人話都說在這份上了,趙遠也沒有在堅持,朝著屏風後一拱手,道:“謝自在王!”便跟著侍衛走了下去。
此刻在屏風後,一人正沉著臉,冷冷問道:“可查清楚是什麼人放的火?”
喜歡錦衣衛之臥底江湖請大家收藏:()錦衣衛之臥底江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