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恩科,從武進士到武舉人,都已經動身到了大離各地,有的去了北面,有的去了東南沿海,有的去了南面交趾等地,都是常有戰亂之地。
魯智深想了半天,沒有去俞大猷所在的東南沿海,反而選擇了玉京北面不遠的河中府。
河中府是玉京軍事重鎮,和北莽重鎮太原相對,中間夾雜了一個平陽城。
曾幾何時,大離北莽圍繞平陽,斷斷續續打了幾十年,將那裡變成了一個血肉磨盤。
然而卻在十幾年前,平陽城發生了變故,變成了互市的地方,雙方交戰,都會避開這裡。
魯智深選擇河中府,是因為他覺得,這裡還有仗打。
眼見船順著永濟渠進了黃河,又走了半日,才在北面渡口停下。
魯智深出了渡口,揹著包袱,直往幾百裡外的河中府而去,走了一天一夜,已經見到了這玉京周圍,僅次於洛陽的軍事重鎮。
此地在唐城設立,也城蒲州,東西二百零五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西南至上都三百二十里,東至東都五百八十五里。
其管縣八,皆有城池,最大者河東城,南面有著名的風陵渡。
而魯智深此時已經站在這最大的河東城南門前,跟著一串長長的隊伍,排隊入城。
他向守城士卒出示了通關文書,便一路直奔河東府衙門而來。
到了地方,他去沒有進衙門,而是轉到旁邊的參將府門口,拿出文牒,對門子道:“我想拜見參將,麻煩通傳一下。”
門子拿過一看,便道:“你先等下,我進去稟報大人。”
不過半刻,門子出來,說道:“參將大人要見你,進去說話。”
魯智深跟著門子進去,走了三重門戶,就見堂上坐著個頗為年輕的武將,穿著三品參將的官服。
魯智深走上前去,拱手道:“魯智深拜見大人。”
那人看了看魯智深,又看了看手裡的文牒,臉上似有譏諷之色:“你就是魯智深?新科武狀元?”
此話一出,堂下軍士紛紛側目,俗話說樹的影兒,人的名兒,武狀元三年才出一個,乃是武人最高榮譽,自然是人人好奇,想知道是何模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堂下站著的,卻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雖然身體勻稱,但也說不上如何高大強壯,這是如何在全大離武人手中,奪下頭名的?
魯智深在這參將眼裡看到一絲不屑,雖然不知道何故,但是還是拱手道:“正是下官。”
那參將聽了,把文牒往桌上一丟,冷冷道:“授職十日內,去各自任上報到,你卻遲了數天,這是恃寵而驕,藐視大離軍紀?”
魯智深心道這人怎麼對自己敵意這麼大?
他脾氣也上來了,冷哼道:“下官遲來自然有遲來的道理,只是事關機密,無法告知參將大人。”
“大膽!”那參將拿手往桌子上一拍,“什麼事情,重過軍紀?”
“我看你年紀輕輕,剛赴任就頂撞上司,將來那還得了!”
“別說你現在七品授職,就是原職五品,也沒資格在三品的本官前面叫囂!”
“你是想吃殺威棒?”
魯智深還沒說話,那參將身後的幕僚連忙上前耳語道:“大人,這新科狀元不懂規矩,待我之後暗示於他,他必定會識得時務,該有的都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