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六十息,發二十五失,中二十四,上上。
幾名武將有點眩暈,六十息發二十失已經是大離會試爭前三的標準,簡單來說,如果不出意外,魯智深已經具備了連中解元會元的實力!
隨著一項項武試結束,魯智深其中也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幾項,騎術和騎射稍弱,但也得到了上下的評價。
魯智深知道這是自己的極限了,前世雖然自己會騎馬,但是那也是做提轄的事情了,自從上了梁山做步軍頭領,就落下了。
就是射箭,雖然有昭陽公主指導,但也不過練了幾個月而已,更別說騎射了。
幾名考官相視一眼,由震驚變為不解,對方這才多大,怎麼會精通這麼多項武藝?
要知道,歷年榜首,皆是三十歲左右,體力武藝才能同時到達巔峰。
十幾項比試結束,已經到了夕陽西下,天開始朦朦朧朧起來。
考官命人點上四周的火把,圍成中央十幾個擂臺。
最後一項,摔跤。
幾百人開始分成登上擂臺對戰,輸掉的下去,可以再次挑戰,臺上的贏過兩人,便可以透過。
當然,也有一直想贏下去的。
因為這一場,幾乎決定了誰是解元。
當然,如果別的武科和別人拉開差距很大,摔跤即使輸了,也能贏得頭名,但含金量卻低了不少。
敗在別人手下的解元,誰能服氣?
很快場上就開始較量起來,此時考試已經過了五六個時辰,大家都是飢腸轆轆,有的人連站都站不穩了,只得咬牙上臺。
摔跤對抗,本來就是最為耗費體力,所有人都在苦苦支撐。
擂臺上的人在漸漸減少,有的贏取了資格,趁機下臺,有的連敗,雖然繼續上臺挑戰,但留在臺上的人,卻是越來越強。
最終擂臺上剩下了寥寥數人。
魯智深腳下一別,將衝上來的武生推下臺去,他環顧四周,再也無人敢上臺。
在他手下,無人撐過三招,上去挑戰,也是沒有意義。
幾名考官看魯智深此時面色依舊如常,心道自己真是想多了。
對方是個名副其實的天才!
另一個擂臺上,一名武生被重重摔在擂臺上,慘撥出聲,然後暈了過去。
圍觀之人一片譁然,此人實力在武生中也是中上,但是卻對手下了如此狠手。
擂臺上站著的,是一個身高九尺的大漢,頭髮蓬鬆,高鼻深目,顯然有些外族血統。
不過不像北莽,大離對於外族一視同仁,軍中也有不少外族。
而在北莽,大離人士備受歧視,平民地位處於下層,和奴隸也差不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