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百思不得其解,問馮紫英為什麼將領死傷如此慘重?
馮紫英嘆道:“因為北莽的將領,比我們大離的要強。”
“和神刀小侯爺差不多的人,北莽也能找出十幾個來。”
魯智深恍然,怪不得這些年,大離被壓制的如此之慘。
雙方對陣,對方一堆高手上來,這仗怎麼打?
另外一個訊息是,軍中將領死的太多,青黃不接,大離決定增開武科恩科。
訊息傳出,林黛玉嘆道,這次恩科的始作俑者,是摔死了千陽郡主的魯智深。
文官難升,因為可能很久都等不到一個官職空缺。
相比之下,武官就好升多了。
因為死的快。
這一場大戰下來,三四品的五官都死了一片,這在文官系統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就是北莽的戰術,依靠全騎兵的機動能力,高手混雜其間,衝陣的時候,趁機斬殺大離將領。
再好的兵,也要強將帶領,將領補不上,軍隊的作戰能力就會大幅下降。
這樣下去,不出幾年,大離將無帶軍之將。
北莽這套方法,和漢朝打匈奴時候,專門挑在冬春打擊匈奴營地的放血戰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離朝上下都知道這點,但就是無法應對,因為北莽高手確實比大離強上一個檔次。
至於北莽為什麼高手那麼多,大離至今也沒完全弄明白。
但不論怎麼樣,武科要開了。
不同於文科科舉的院試選秀才,武科並沒有這一選,因為相比天下人人讀書,練武門檻更高,人也少得多,所以直接從鄉試開始。
其中不乏有渾水摸魚的,但是鄉試進門,先舉一百六十斤石鎖過肩百步,就直接讓絕大部人原形畢露。
久而久之,心存僥倖的人也就越來越少。
魯智深頗為頭痛,策論也就罷了,林黛玉和秦可卿這些日子,拿了內衛司找到的歷年題目,給他做些了文字,死記硬背多了,應該也能矇混過去。
最為關鍵的,是武舉考試資格。
未加冠的男子,除非孤身一人,否則需要家中長輩作保。
這一步就把魯智深難住了。
找賈政,還是賈母?
貌似都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