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秦言在中間女子的手邊畫了一個錦盒,並且在錦盒上方加了兩道線條,表明錦盒是被人扔出的。
“第一幕的背景是一個神秘女子廣發英雄貼,說自己手上有一顆可令人內力暴增50年的丹藥。
她將在中元節抵達京門酒樓,將這顆丹藥獻出。
各路豪傑均可前來一試。
江湖和朝廷聽說這個訊息,紛紛派人前來,中元節這天,京門酒樓風雲匯聚。
在萬眾矚目之下,神秘女子如約現身,將手中裝有錦盒的丹藥丟擲。
我們追求的是短,這些背景不需要加到畫面裡,只要呈現女子拋錦盒,眾人蠢蠢欲動的畫面即可。
最好可以新增一些小細節來展現這些武林高手的小心機和對丹藥的強烈渴望。
例如在錦盒拋下的瞬間,有人用內功招式牽引錦盒。
旁邊人注意到,立即用各種方法來打斷,讓錦盒朝自己的位置落下。
隨著錦盒離一層的人越來越近,底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總之要把這個場面的激烈刻畫出來,以方便引出下邊的情節。”
講完第一幕,秦言儲存現有的圖畫,文件上另起一行將第二幕情節寫完。
稍作休息,秦言將儲存的畫面翻出來,在人群周圍添了兩道身影。
其中一個是高大人影,另一個則是一團模糊不清的黑影,看大小,似乎並非是人,而是某種小動物。
蘇允兒好奇道:
“你這是一團畫的什麼?”
秦言沒有解釋,將畫面補全後,重新開啟一個空白的畫板,這次秦言並沒有仔細勾勒酒樓內部,用最簡單的線條圍了個圈代表酒樓。
圈圈裡,秦言描出了青年時期的俠客,他手持一柄長劍,眉宇間盡是少年得志之色,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信。
他的對面,是一個穿著黑色夜行衣的小東西,臉上壓著一小塊面具,只能看到它長而闊的耳朵。
兩者對峙而立,頗有種華山論劍,一決高低的既視感。
畫面成型,秦言緩緩開口:
“受限於時長,我們必須要緊抓關鍵人物,始終把鏡頭集中在想要塑造的角色身上。”
蘇允兒點點頭:
“你想把重點放在俠客身上,讓他承擔主要戲份,這跟我預想的一樣。
不過你到底在這個魔改的俠客身上安排了什麼劇情,能讓你這麼自信?”
秦言笑著搖搖頭:
“誰說俠客是主角了,這個小東西才是主角。”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