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時間還早,去教堂吧。”
現在才是下午,伊利烏斯打算先去教堂裡面祈禱,然後在為夏爾準備識字的事情,具體是跟教堂的神僕們說一下,讓夏爾也能夠參加到王都裡的孩子們的學習中。
……這個王都雖然居民們信奉的大多都是格拉提亞教團,但也有少部分信仰別的教團的信徒存在,因此因為父母的關係,孩子會被送到這個城市裡的教廷中學習知識。
大多都是古帝國語,也有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總之跟學者協會那樣嚴肅的教育不同,在教堂中孩子們學習的知識都是偏向於實用性為主。
但也僅限於此了。
跟學者協會一比,雖然知識都是實用性的,但想要去學習更高深的知識的話就很難了,所以只能進入學者協會去學習。
可是學者協會的入門門檻非常的高,並且想要學習某個知識還非常的費時間,同時研究用的道具、器材等物也需要很多的錢,所以對於平民們來說,想要進入學者協會幾乎是夢想一般的事情。
儘管也有出身在平民家庭中,最後依靠自己的努力進入學者協會的人,但相較於那些從小就衣食無憂的人來說,這樣的人數目實在是稀少。
畢竟平民家庭裡出身的人要為了衣食而考慮,但有錢人的家庭裡的孩子卻過著不必擔心衣食的生活,從小不用去學院學習,直接就可以請啟蒙導師來進行教育,等長大以後也有著充足的時間去學習所喜好的知識,自然比普通的人更加有機會進入學者協會。
當然了。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也有不少國家對那些具有天賦的人進行優待政策,提供學習所需要的錢跟衣食,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特雷馬爾帝國,具有著完整的培育學者的方法,擁有著大陸上最大的學院,學者協會的本部就在那邊。
“好的,伊利烏斯大人,這段期間我會負責教導這個孩子識字的。”
當來到教團後,面對伊利烏斯的請求,打理教堂的一位神僕答應道。
即使這個王都裡普遍信奉的是格拉提亞教團的神明,但也有著信奉別的教團的信徒存在,然後這個教堂便是由那些信奉別的教團的信徒所負責打理,一般來說先是由信徒們建造一個教堂,然後聯名寫信給距離這裡最近的神殿,讓神殿派遣至少一位神官過來包含數位神僕。),由神殿派來的神官主持著這個教堂。
這個教堂便是如此。
由距離這裡最近的復甦神殿所派遣過來,在這裡負責傳教工作的神官。
“那麼就這孩子就拜託你了。”
“好的,先讓我帶著這個孩子去跟別的孩子們認識一下吧。”
看著夏爾被神僕牽著手走後,伊利烏斯也向著祈禱之間走去。
接下來她要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去向著神明祈禱,事實上除了必要的事情外,大部分神官每天都要用一半左右的時間向著神明祈禱,一些狂熱的信徒更是除了必要的吃飯跟睡眠外,全部都在向神明祈禱著。
雖然伊利烏斯也很虔誠,但還是無法做到那些狂熱的信徒們那般全天都在祈禱著,並且不止是伊利烏斯這種正式的神官,在聖教國中這種信徒也只是少數,即使是大神殿裡也不倡導信徒們都將時間全用來祈禱上,更多的是鼓勵信徒們學習有用的知識,然後向著他人解惑,以及傳教。
或則是利用從神明那裡獲得的力量去討伐魔物跟解決災害……這個才是七大教團們所提倡的理念,並不提倡每位神官都那麼的狂熱。
事實上因為信徒過於狂熱,導致某個國家發生了叛亂以及重大災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出現過好幾次的,每一次都是以悲劇收場,所以教團們規定了祈禱的時間,可即使如此也仍有狂熱的信徒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