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之外,作為某種補充,有時候,學者們也得翻閱借鑑一下某些稗官野史,有些問題可能還是有些吃不準、琢磨不透徹、拿捏不定……他們往往還會借鑑某些名人名家所撰寫的札記、筆記,或者某一重大歷史親歷者所寫的親歷文字之類的東西,非如此,無法全面、透徹地瞭解某一時空段歷史的真實面貌。
傳統中醫醫學傳承、研習、深化、革新……同樣存在類似現象。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症論》、《千金方》……這些經典學術巨著之外,千百年來,民間一直存在私家撰著的醫書,八成以上多為醫案類行醫經驗總結,純理論的少之又少。
關於脈診之術,民間私家撰寫的各類醫書、行醫筆記存世數量還是挺多的,上大學那會兒,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巨量存書,偶爾也上當地最大的舊貨市場淘淘金,邊沐研讀了大量的舊時中醫類雜書,去偽存真,邊沐收穫頗豐。
其中就有關於“懸絲診脈”那一塊,年輕人嘛!好奇心重,邊沐依照書中所記載的方法在自己身上反覆做過多種試驗,多少也有些心得。
別人釣魚為的是怡情冶性,就是個樂子,邊沐釣魚,有時候純粹坐那兒就是給魚兒把脈呢。
雖說“懸絲診脈”一直也沒能完整地拿下來,不過……於手指診脈一道,邊沐在“脈診”技術方面稱得上突飛猛進,同班同系的同學,甚至在校各位任課老師在這方面連邊沐的背影都摸不著嘍!
開診所,但凡遇到特別棘手的患者,邊沐從來不擅自涉險,好言撫慰之餘,幾乎全都推薦到相應的三甲大醫院相關科室那邊了,有時候,他也具體推薦幾位名醫,指名道姓的,那都是有絕對把握的。
剩下那些主體患者,邊沐僅憑搭手脈應付起來向來是綽綽有餘,“懸絲診脈”完全沒有適用的機會,久而久之,邊沐早就把它棄之入庫了。
今天,被那位所謂星姐半逼著當眾演示“懸絲診脈”,邊沐倒是想得挺開的,權當練手了。
只要不出診斷報告、不下醫囑、不開方子,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應該沒什麼不良後果,更何況,在場嘉賓的手機已盡數“沒收”,將來也不至於造成什麼不良影響,邊沐心態漸漸也就放平了。
一開始,那位星姐跟小婉姑娘有一搭沒一搭地相互拆解對方設定的花繩繩局,擺弄了一會兒,隨著繩局圖樣變得越來越複雜,二人好勝心漸起,自然也就越玩越起勁了……
邊沐將三根琴絃虛繞在自己左手手腕上抻著點勁,右手五根手指形如彈琴似的不斷在那兒彈撥幾下,隨後再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搭上一陣兒……
圍觀眾人有對翻花繩漸感興趣的,有對邊沐這種“故弄玄虛”的伎倆充滿好奇的,也有認真探究的……一時間,廳客裡變得異常安靜。
……
“可以了!二位收手吧!我們再換個人替換一下星姐,小婉姑娘也得換換手。”說罷,邊沐上前將羊腸琴絃重新捆紮了一下。
小婉姑娘玩得正起勁呢,半中間被邊沐打斷,自然免不了面帶慍色地瞪了邊沐兩眼。
“誒!我猜你肯定還沒女朋友吧?”不懷好意地笑了笑,小婉姑娘問了問。
“沒呢!咋啦?”邊沐心思全在琢磨繩脈脈像跟尋常脈像區別點如何擺放一事上,哪有閒心搭理她呀。
“一點兒眼力見也沒有,難怪你還單著呢!”小婉姑娘笑著調侃道。
“那是邊某的私事,就不勞小婉姑娘費心了!”邊沐很客氣地回敬了她一句。